貨代物流粗放格局待轉變
2012-6-3 18: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自1995年以來,中國服務貿易一直保持逆差。業內人士指出,這與國內服務業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有關,逆差主要集中在傳統服務貿易領域中的運輸和旅游行業。由此,貨代物流業轉型升級、促進現代旅游業發展的呼聲愈加強烈。 自1995年以來,中國服務貿易一直保持逆差,而且逆差規模有不斷擴大的趨勢。2011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值為4191億美元,其中進口2370億美元,出口1821億美元,逆差549億美元,逆差占出口比重30%多。2010年,逆差為220億美元。
商務部服務貿易司副司長呂繼堅表示,中國服務貿易連續17年保持逆差的原因與國內服務業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有關。其中,逆差主要集中在傳統服務貿易領域中的運輸和旅游行業。
貨代物流粗放格局待轉變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在首屆京交會期間舉行的貨代物流企業洽談會上表示,作為中國服務進出口第一大領域的運輸服務,2011年進出口額為1160.1億美元,增幅比上年回落了20個百分點,出口增速放緩,出口額為355.7億美元,同比增長4%;進口額為804.4億美元,增長27.2%。運輸服務進口增幅明顯高于出口,逆差逐年擴大。
企業界人士表示,逆差一方面反映了中國總體經濟形勢下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國貨代物流行業的根本性問題尚未解決,中國貨代物流行業有待轉型。
曹祺暢(EmilyCao)是澳大利亞貨運公司ACEgloballogistics的全球經理,這個祖籍上海的澳籍華人對中國物流業也常有關注。曹祺暢表示,一方面是國際大型物流企業布局全球;另一方面是中國貨代企業還處于春秋戰國時期,中國貨代物流業處境很不妙。
中國香港貨代企業GSILOGISTICS(CHINA)LTD經理黎偉雄反映,內地貨代企業太多了,并且企業之間比較分散,沒形成統一的觀念,嚴重阻礙了內地貨代業進一步發展。黎偉雄舉例說,內地許多貨代企業缺乏透明的收費標準,一開始承諾低價合作,但在合作中卻在其他項目上收取高額費用。“這不僅擾亂了同行業的競爭,也損害了貨代企業在貨主心目中的信譽。”黎偉雄表示,“這個行業很雜,從業人員太雜了。”
曹祺暢也表示,由于行業缺乏嚴格的自律,假單證等問題的存在,客觀上使得國外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對中國貨代產生了不信賴感,“從中國來的貨運船只,查驗率明顯比許多別的國家都高。”曹祺暢說。
近年來,中國貨代企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據統計,至今年4月底,在中國注冊的貨物代理企業已經有2.7萬多家。然而,整體行業的規范與提高也迫在眉睫。一名跑口貨代領域數十年的媒體人士也表示,貨代物流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布局散、服務水平不夠等特點困擾著中國貨代物流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當前的中國貨代物流業確實需要轉型升級。
如果說行業的粗放型發展是懸在中國貨代物流行業頭上的一把刀,那高漲的成本則成了另一把刀。
據統計,2011年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為人民幣8.4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14.8%,高出發達國家一倍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不合理的收費依然在推高著成本。
天津百達物流發展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劉鵬反映,除了要收取185元至200元人民幣的港雜費之外,還要收取安保費和碼頭處理費(THC),而THC的價格還在成倍增長,一個小貨柜原來收費350元人民幣,現在已經漲到750元。崇泉在會上也表示,一方面是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服務價格上升空間有限,導致多數中國貨代物流企業在微利狀態下運行。
此外,入世之后,隨著國際知名跨國貨代物流企業紛紛進入中國,也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不過,崇泉表示,這也給中國貨代物流業帶來發展機遇,中國企業應當積極“走出去”,尋求國際合作,借助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提高自身競爭力。
以上受訪的企業人士表示,中國貨代物流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希望在于行業內增強交流合作,提升服務和管理水平,打破原有小而散的粗放型增長模式。
現代旅游尚未興起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游客出境游人數7000多萬,外國游客(含港澳臺)入境旅游有3000多萬人。單是人數就相差一半之多,如此看來,2011年的中國旅游貿易一定是逆差。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曾說過,中國經濟發展要靠兩油(游),石油和旅游。而今來看,其中的“游”——旅游并未完成這個設想。
“中國旅游業與現代旅游業還有距離。”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建民說。
一組數據折射了中國旅游業的尷尬。只有200多年歷史的紐約每年大概有4700萬外國游客,而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北京,每年接待外國游客大約有300多萬(含港澳臺)。
中國居民不斷提高的消費能力和一些高檔消費品的國內外價差,導致了出境游和購買熱。出境游等于“旅游進口”,從這個角度來看,進口數額在不斷增加。然而,尚未跨入現代旅游業將諸多國外游客擋在了國門外,“旅游出口”一直波瀾不驚。
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旅游?一般以托馬斯·庫克在1841年第一次利用火車組織團體旅游為標志。他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通濟隆旅行社,這標志著近代旅游業的誕生。
“這絕不像國內所認為的,旅游就是爬山看水花錢。”王建民說。100多年前,庫克組織的“火車自助游”可是前往洛赫巴勒去參加禁酒大會的。“旅游的本質是文化傳播,而非盈利。”王建民說,這是國內外旅游業差距最大的地方。旅游本是為了獲得另一種認同與感動。國內旅游景點似乎更注重吸納多少收入,忽視向游客傳播帶有普世價值和審美的文化。
“要想吸引國外游客,必須與世界接軌。”王建民說,不僅要翻轉對旅游本質的認識,還要從“硬環境”上與世界接軌。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統一的國家旅游口號,它絕不僅僅意味著故宮和長城,而是一個國家文化和智慧的提純。
此外,在上世紀80年代初曾出現的國家旅游路線,目前也未見廣泛推行。其他國家的官方旅游服務網站,則清晰地提供了國家旅游路線圖,并且可以在網站上直接點擊購買包括住行的所有服務。但打開中國的旅游網頁,卻見不到這些主動而貼心的便捷服務。
如此一來,外國游客看到“不一樣”的中國服務,自然要考慮是不是去另一個國家旅游了。王建民說,旅游是文化和智慧的融合,從國內旅游業近20年的發展來看,似乎并沒有向這條道路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