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國際業務贏利能力需要應對新變局
2012-7-11 13:0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劉建新
五個國際業務通道
根據中郵速遞招股說明書的信息,其現有的國際業務通道主要有五個。
一是萬國郵聯(UPU)的全球郵政速遞系統(MES),從1980年起合作至今。萬國郵聯的主旨是推動各國保障郵政普遍服務(維護基本人權的一部分),為此而設立的政府間處理郵政事務的國際組織。萬國郵聯建立了EMS的合作機制,成為各國郵政利用全球郵政的大網相互提供商業快件增值服務的主要平臺。近20年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加快,EMS的國際標準類快遞服務已通達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國在改革開放后國內使用EMS的人數大增,推動了我國郵政速遞業務量持續增長并位居各國EMS的規模之首。但EMS體制也有明顯不足。由于郵政涉及各國主權,商業合作采取加盟方式,各國郵政自主決定加入或者退出EMS,加盟后各國郵政自主經營、自負贏虧;作為商業運營,還要依照全球EMS的規定,根據所提供的服務支付、相互結算費用等。一國的郵政快件要集中打包運到目的國后,再由該國EMS分揀、轉運、投送到戶。
盡管全球EMS對于服務質量有規定,但是各國經濟發展的差異性和各國EMS服務設施、服務能力有差別,決定了郵政快件的發件國對于收件國快件運送過程的控制力較弱,服務時效慢一些。這在某種程度上就像國內民營快遞加盟制的國際版。這與DHL、UPS、TNT等使用自有飛機、自主航線、一票到底、全球隔夜送達、高度全程控制,并且不斷推出定制化服務產品的直營模式相比,EMS的國際競爭力還有一定差距。
也許是EMS不能滿足中國郵政部分國際快遞客戶的需要,于是開辟了第二條國際業務通道,即與歐洲TNT快遞公司、德國漢莎航空貨運公司、日本佐川環球快遞等直接合作,將部分時效性更強的國際郵件外包給后者,使用這些服務供應商的飛機與派送系統直接送達境外客戶,同時承接對方國際快件進入中國境內的快捷送達服務。中郵速遞招股說明書顯示,2011年其向TNT快遞公司的采購額達3.04億元人民幣,占當年營業成本的1.45%;向德國漢莎公司的采購額達1.74億元人民幣,占當年營業成本的0.85%。
第三條國際業務通道是2002年由中國郵政與美、日、韓、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郵政部門發起成立的“卡哈拉”郵政合作組織,簡稱“KPG”。在各成員中相互開展國際限時承諾快遞服務,成效顯著,目前已擴大到9個國家和地區的服務。
第四條通道是國際陸路,通過國內的陸路口岸可直達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通過曼谷轉運可以輻射東南亞,通過內蒙古、新疆地區等口岸可以轉運、送達至中亞、中東等地區的國際客戶。
第五條通道就是成立自己的中國郵政航空有限責任公司 (以下簡稱 “郵航”),自2006年批準運營以來逐步發展,目前除了開辟國內35條自主貨郵航線外,直飛的跨境貨郵航線包括臺灣地區的臺北、日本大阪和韓國首爾。
應對新的挑戰
中郵速遞上市后,開展國際業務總體看比發展國內業務的困難要多些,但同樣存在著巨大商機,需要審時度勢,提高應變能力。
一是全球經濟的大環境不容樂觀。2008年以來美債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加上當前歐債危機的蔓延,局部地區持續動蕩等因素,加劇了國際經濟復蘇的困難。發達經濟體的外需減少,國際貿易不振,導致國際快遞與物流市場的需求不足。中郵速遞招股說明書也顯示,2009~2011年的3年里,其國際快件業務的增幅同比逐年下降,分別為15.37%、11.91%和-1.29%;國際權威機構預測在我國“十二五”期內國際經濟大環境總體上不樂觀,這對于中郵速遞未來國際業務的增長形成了挑戰。
二是我國外貿發展方式處于重要的調整期,將影響未來進出口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發展格局。我國外經貿經過30年的高速發展,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也與我國整體經濟一樣,進入了調整、轉型、升級發展的新階段。
主要特點有:從傳統的重視進出口貨物的數量增長向數量與提高質量并重發展;從重視出口商品向進出口的平衡發展;從重歐美國家市場向積極開發不同國家與地區的市場多元化發展;從只重視貨物貿易向同時重視服務貿易發展;從以低檔次的外貿商品為主向發展中高檔次和較高附加值的外貿商品升級;從以引進外資的資本、技術、管理、產品等為主與鼓勵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相結合,深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努力提高中國企業和商品的國際競爭力,進而提升中國經濟的整體實力和世界影響力。實施這一外經貿發展的新戰略,將推動我國從外貿大國向外貿強國的轉變。這其中,蘊含著發展國際快遞與國際物流的巨大商機。需要包括中郵速遞在內的所有相關物流企業去認真地研究新的外向型經濟的市場趨勢,追蹤新的客戶群,滿足新的服務需求。
三是應抓住國際網購快速發展的新商機。金融危機是加快電子商務與電商物流發展的催化劑,與近年來國內電子商務市場高速增長的成因相近,目前全球電子商務、跨國網購、團購也來勢兇猛。特別是中國游客拉動世界旅游業,也促進了跨國網購熱潮。招股說明書披露,2011年中郵速遞的國際網購快件同比增幅達802.62%,成為推動其國際業務增長的重要因素。我預計今后數年仍將有望強勁增長。但是今年海關已發現部分以私人物品名義進口的跨國網購郵件具有抽逃關稅的嫌疑,并且開始采取行動。所以在抓住國際網購等新商機的同時,也要保持警惕。
四是需要處理好與外資合作商的關系,穩步推進海外網點布局。從國際業務的渠道看,當然首先需要鞏固與全球EMS體制的全面合作,繼續發揮好各陸路口岸的通道作用,拓展與KPG組織成員的緊密合作等,同時也要處理好與重點外資合作商的關系。在這方面可能存在變數。例如,中郵速遞多年來依托TNT外包部分國際快件的境外服務,雙方合作愉快。但是,隨著2012年UPS宣布收購TNT后,一旦歐盟和美國政府批準了此項收購,將會打破以往歐美快遞物流巨頭2:2相對穩定的競爭格局,對未來全球快遞與物流服務市場產生重大的影響,也會影響到中郵速遞對于外資合作商的選擇。
其實在歐洲,德國郵政——DHL的市場競爭力更強,德國郵政的市場化改革之路也為國內許多郵政人士所認可。由于它較早選擇了與我國另一家大型國有物流企業——中外運集團的長期合作,而與中郵企業形成了某種競爭關系,也就不方便與其全面合作了。
新的形勢下,中郵速遞可能需要選擇其他的境外合作商來繼續其服務外包。另外,隨著中國經濟整體實力的增強,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也將增加對中郵速遞提供全球化快遞與物流服務的需求,它應當逐步加快海外服務網點布局,以配合拓展國際業務。
(作者系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副秘書長、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