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綠色供應鏈發展 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
2012-7-11 13:0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羅潤華
2009年,中國政府即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 的減排目標,這也是中國政府在溫室氣體減排方面對世界所做的承諾,并將之作為硬指標編入“十二五”規劃。為此,“十二五”規劃制定了嚴格的節能減排目標。綠色供應鏈建設開始更多地進入國人的視野。
進入20世紀90年代,由于發展經濟對資源使用量的急劇擴張,造成了對環境和資源的破壞,許多國家先后相應地調整了自己的發展戰略,使得全球性的產業結構呈現出綠色戰略趨勢,綠色工藝、綠色產品、綠色產業不斷出現。由于一個產品從原材料開采到最終消費會經歷許多生產和流通過程,因而,綠色戰略就不僅是某個工藝、某個產品、某個企業所能解決的問題,它涉及到整個供應鏈中所有企業的各項活動。由此,綠色供應鏈管理便應運而生。
綠色供應鏈戰略路徑
構建綠色供應鏈體系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需求,具有重大社會效益,對全社會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社會價值觀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綠色供應鏈體系包括綠色戰略、綠色設計、綠色材料的選用、綠色物流、綠色生產、綠色營銷和綠色回收等基本內容。而構建綠色供應鏈體系必須從構建企業內部綠色供應鏈體系、加強外部供應鏈的綠色管理、強化消費者綠色消費意識等多方面著手。
考慮到供應鏈結構的復雜性,在制定供應鏈管理低碳戰略時就應首先確定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在此基礎上合理構建供應鏈,包括圍繞核心企業的所有上、下游企業。之后,對供應鏈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進行詳細的核算盤查,確定供應鏈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制定供應鏈碳排放基準,規劃供應鏈碳減排目標。在實施供應鏈溫室氣體排放盤查的基礎上,識別供應鏈各個鏈節潛在的減排機會,分析評估可行的減排措施,制定和實施減排計劃。為了實施供應鏈管理低碳戰略,核心企業要與其上、下游的企業密切合作,制定低碳供應鏈的管理體系,該體系應包括低碳供應鏈管理的目標、對象、內容和技術支持。同時,對低碳供應鏈管理的實施情況進行跟蹤、評估和監測,以便進一步完善供應鏈低碳管理戰略。
綠色供應鏈建設的關鍵是有“帶頭大哥”來承擔責任。這個“帶頭大哥”實際上就是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一條完整的供應鏈由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物流商、消費者和回收商等組成,各個成員之間的密切“合作”是管理供應鏈的“基石”。為了實現供應鏈的“橫向一體化”管理,選擇一個具有影響力的成員作為“核心企業”十分重要。該“核心企業”能對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施加影響,協調各個供應鏈成員采取適宜的節能減碳措施,并最終實現對整個供應鏈的低碳管理。“核心企業”需要具備如下素質:
一要具有一定的規模及行業影響力,使其他企業認為加入這個供應鏈是有利可圖的,這樣才能使供應鏈不斷延伸和發展。
二要具有較強的產品研發設計能力,能夠不斷進行技術及產品升級,不斷引導客戶產生新的消費熱點。
三要具有較高的商業信譽,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這是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所必需具備的條件。
具有上述影響力的“核心企業”一般是“生產商”或“零售商”,特別是“零售商”,其更容易對整個供應鏈進行管理和控制。
在確定了“核心企業”之后,便可分析圍繞核心企業的網鏈關系,最終確定供應鏈的構成成員。下圖展示了在供應鏈的網鏈結構中,核心企業分別是“生產商”和“零售商”時,其供應鏈的基本構成。考慮到“核心企業”對上下游企業的直接影響,在以“生產商”為核心企業的供應鏈中,應至少包括生產商、一級供應商和物流商等;在以“零售商”為核心企業的供應鏈中,應至少包括供應商/生產商、零售商、一級用戶和物流商等。
綠色供應鏈,企業在行動
作為一家2000年成立于英國倫敦的獨立機構,CDP的成立初衷是想借助于企業的力量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的減排工作。CDP爭取到全球高盛、美國銀行、摩根士丹利等全球投資巨頭成為自己的聯署機構后,向全球幾千家上市公司發出問卷,鼓勵企業披露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和自身溫室氣體排放的數據。另外,消費者也日益成長為CDP的借力對象。當前,“綠色消費”的概念越來越被消費者認同,許多消費者開始要求披露所購買商品的碳足跡。在這種壓力下,許多大公司如沃爾瑪、戴爾和IBM開始要求他們的供應商披露碳信息,以便他們更好地管理供應鏈上的碳風險。
作為以低價著稱的世界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在2008年推出“綠色供應鏈”策略,鼓勵供應商降低包裝成本,從綠色供應鏈開發過程掘金。沃爾瑪還對供應商提出了節能目標,要求以2007年能耗數據為基準,2009年底能耗下降7%,2012年能耗下降20%。沃爾瑪表示,過去對供應商的選擇一般是對價格、按時交貨、品質控制等進行要求;在未來,供應商是否履行社會責任、是否開展節能措施將成為重要考核標準,對于達不到節能目標的企業,沃爾瑪將取消訂單。此外,沃爾瑪還在制定一項措施,要求供應商在其產品上標注“碳足跡”、水使用量和空氣污染指數,使消費者對其節能減排努力一目了然。
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富士康于2008年就推出了供應商溫室氣體管理先導計劃,2009年全面推廣至關鍵供應商,供應商按照要求在網上學習,并且通過考試。富士康還要求供應商按照ISO 14064-1 進行碳盤查,提供盤查清冊、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和第三方核證聲明,同時制定減排目標并落實減排計劃。
在全球氣候變暖備受關注、綠色與低碳成為時代主旋律的背景下,作為一家專注于制造業一體化物流及供應鏈管理的現代物流服務商,深圳市凱依克物流有限公司,以前瞻的眼光,提前布局,走綠色供應鏈之路。目前公司正在研討綠色供應鏈戰略,開始在此領域投資。公司相關人員參加了由英國標準協會(BSI)為公司特設的為期一周的IS014064碳核算師/內部核查員培訓課程,相關人員獲得含金量很高的BSI溫室氣體 (ISO 14064)主任核查員證書,為下步工作開展做準備。并與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建立了交流與信息互通渠道,開展在低碳領域的合作。公司期望通過創新服務模式、強化和提升智慧物流技術與運作能力,為客戶提供物流外包方案與精益物流服務,從而幫助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及效率,推動企業供應鏈創新及綠色供應鏈發展,構筑企業核心競爭力。
綠色供應鏈案例介紹
某企業在全球擁有超過900 家裝瓶工廠,接近200000 輛的運輸工具,超過1億個出售機器和制冷設備。企業首先對自身的能源使用和溫室氣體的排放進行計算和管理,并在2008 年選擇了一家NGO 組織,一起對企業的能源和溫室氣體排放政策進行對外的公布,以提高企業的形象和政策的公信力。該企業稱到2015 年,在發達國家范圍內的總排放將在2004 年的基礎上減少5%,但同時企業的生產總值在增加。2010 年,該企業和供應商、分銷商一起并聯合WRI等機構一起計算了幾款產品的碳足跡。
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他們在生產,運輸物流和零售設備三個方面進行努力,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在生產方面,一些裝瓶工廠使用可再生能源,如使用太陽能,在澳大利亞的某分銷中心也通過使用太陽能一年減少148 公噸CO
2
當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在羅馬尼亞的工廠使用熱電聯產技術減少20%的溫室氣體排放。在運輸方面,到2009 年,該企業的運輸車隊中已經擁有196 輛混合動力運輸汽車,使用該汽車可以減少30% 的排放。在產品碳足跡貢獻最大的零售部分,到2015 年新投入的制冷設備和零售設備為100% 無HFC 設備,通過這一項的努力,預計會在設備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減少5250 萬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另外在包裝方面,企業通過減少使用,重復利用和循環使用三個方面努力,節省成本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如通過使用某種玻璃材料每瓶減少75g的重量,企業預計通過這一項將會減少26000 噸CO
2
的排放。該企業較好地實現了其綠色供應鏈戰略的各階段目標。(本稿件由《海西物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