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最大“虧損王”中國遠洋仍交巨額所得稅
2012-7-24 13:1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編者按
2011年,中國遠洋成為A股 “虧損王”。然而,中遠巨虧之后卻給市場帶來很大疑惑,巨額虧損仍交大量所得稅費用。由此引發了很多市場觀察家的討論。如何看待中國運輸、物流等服務行業的稅收問題?
視點
1
放松市場管制 促進企業發展
□王佐
中遠集團2011年“巨虧”與“巨稅”并存的個案并不能說明中國物流企業稅收負擔過重。在企業體量巨大的情況下,就會有同樣巨大的空間來做企業稅務策劃,或少繳或遲繳或調節,因為稅收對企業既是責任也是負擔。只要是在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理財操作,除了會影響公眾對該企業的價值判斷,在企業則無可厚非。
但是,我國企業稅負過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且不單是對物流企業。除了國有企業享有行政壟斷特權和各種要素資源的優先優惠支持、外資(廣義的外資)企業享受“超國民待遇”以外,其他諸如民營企業等稅負和費負之高及其征繳環節的不確定性,已經成為企業營商環境惡化以至逃離實體經濟轉向虛擬經濟并吹大“泡沫經濟”的重要推手。最近,中央級媒體所披露的一些地方政府突擊征稅而且征收“過頭稅”等就是很好的例證。
突擊征稅表面上看是地方稅收任務剛性、土地財政吃緊,實際上是凱恩斯主義與計劃經濟思維重新結合,政府長期代替市場選擇、代替民眾投資、代替財富分配、代替經濟增長的必然反映。
在中央政府結構性減稅政策大方向已經確定,各種減稅政策陸續出臺并取得一定成效的情況下,在全球經濟疲軟、國內整體經濟下滑、企業面臨嚴重生存和轉型危機的情況下,上述突擊征稅且提前征稅的做法實際上構成了結構性增稅,無疑是“竭澤而漁”,全然不顧企業和市場的可持續發展。這種置企業利益于不顧的做法,必將使得中央結構性減稅的政策預期大打折扣,也就難怪企業和個人的稅負感覺長期居高不下。問題是這并不是個別地方政府的行為。
據財政部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63795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稅收收入54932億元,同比增長9.8%。雙雙超過同期7.8%的GDP增速。雖然同期財政收入增幅同比回落19個百分點,稅收增幅同比回落19.8個百分點,但那主要是非正常4萬億元刺激經濟的結果,大可不必在意。況且目前我們所面臨的經濟難題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正是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后遺癥之一。在全球和國內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財稅收入仍然高速增長,特別是地方稅種收入高速增長。地方財政支出高出中央本級財政支出2.6倍,只能說明企業的生存壓力進一步增大,而政府減稅還有很大的空間。
減稅干什么?就是政府把自己的利益讓出一部分給民間——讓民間去投資、讓市場去內生、讓民企把市場做起來、讓各種經濟實體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中獲取合理合法的經濟收益。其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能有什么自己的經濟利益呢?除了界定市場規則、維護公平競爭秩序,提供公共產品,做市場的裁判員以外,別無其他。
但是在現行利益格局已經形成的情況下,財政和稅收制度已經趨向異化。在經濟下行時政府的開支壓力會放大。因此,加強稅收征管、確保稅收增長的要求很有可能在執行中演變成結構性增稅。即該減的不減或遲減不到位,該增的和不該增的都立馬上場,而且伴隨著不規范的征稅行為。這時,有關支持物流業發展的公平稅負、稅收優惠等政策的執行很可能被打折扣,比如差額納稅、大宗商品倉儲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半政策等。事實上,營改增試點過程中物流服務業面臨的稅改尷尬,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對營改增熱情的減退,正好反映了結構性減稅本身的尷尬。
可以預見,如果不對總體的稅收和財政管理思路做大的改變,僅靠修修補補的結構性減稅政策設計恐怕難以奏效。全面減稅也好,結構性減稅也罷,最最主要的是首先為企業發展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發展創建一個公平、自由的市場競爭環境。失去了這個前提,無論什么稅改政策都可能是不公平的,都會被打折扣,甚至是走向反面。我們不僅期待物流企業稅負降低,更期待我們客戶即其他企業的稅負也能降低,期待公平競爭、公平稅負的市場環境。
1. 放松市場管制,規范市場競爭。逐步限制國有企業特權,盡快制定國退民進時間表,把落實“新36條”及其相關政策體系真正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措施而不是權宜之計。
2. 及時總結營改增試點效果,進一步調低物流業改革稅率,把倉儲和運輸等物流服務企業的增值稅稅率統一調整到3%~5%。切實把物流企業稅負特別是中小微物流企業的稅負降下來,為我國制造業和商貿流通業企業的轉型發展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務,更好的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強固經濟可持續發展之本。
3. 重構財稅制度,實行稅制創新。縮減政府職能,減少行政開支;重建地方財政,改革土地依賴;在減稅的同時更要減費。重塑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民與政府關系。
4. 進一步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建設,增強財政收入和支出的透明度,強化對財政開支的監管,讓稅費收入的使用真正惠及于民眾和民企,更合理的調節國民財富的分配。
5. 藏富于民,切實放水養魚。在吁求民間資本發揮“穩增長”作用的同時,采取切實的改革措施,深化稅制改革,促進民間投資實體經濟,把要素資源的定價權和市場逐步交還給民間資本,取信于民。
視點
2
物流企業應率先“突圍”新“稅改”
□張成利
去年,中國遠洋集團巨虧,但仍要交大量所得稅費用。可以想像,像中國遠洋這樣享受國家更多政策支持和優惠的央企,都不能承受“稅收”之重,普通的民營物流企業更不堪重負了。
為減輕物流稅負,今年1月1日起,國家推行稅制改革,在部分地區和行業逐步將目前征收營業稅的行業改為征收增值稅。
且不說“新稅改”是搞試點不能一下子惠及所有物流企業,就是在“稅改”新政“試水”的城市,也是反響不一,喜憂參半。在試點城市上海,以倉儲和貨代為主營業務的物流公司普遍表示稅改效果不錯。但也有不少物流企業反映,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導致部分物流企業稅負不降反增,有的稅負甚至增加了兩倍。有物流企業喊出了“撤離上海”的口號。
專家分析后指出,“稅改”暴露出的是信息化程度低、專業管理人才匱乏、企業間結構松散、低端物流市場飽和等我國物流業普遍存在的結構性問題。
營業稅改增值稅從理論上講,確實可以達到減輕企業稅負的目的。但具體到每個企業時,效果則有所不同。對于那些業務范圍較為單一、特別是只從事公路或水路運輸的企業,稅改不但不能減輕企業負擔,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增加納稅金額,出現“稅負增兩倍”的現象并不奇怪。
基于此,筆者認為,地方政府和物流企業不必過多在“減稅”問題上糾結。而應把“新稅改”看作一種發展機遇,積極實施突圍,通過進行業務拓展,提升管理服務層次和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為物流企業贏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和條件。
更新發展理念,是“突圍”的前提。物流企業應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層面,認識物流業相關的稅收政策改革帶來的發展機遇,結合企業發展實際、超前規劃、創新機制、規范運作、做精做細,從而在現代物流業的競爭中搶得先機、贏得主動。
信息化建設是“突圍”的良方。對外,有了信息平臺,供求雙方選擇面會更大,合作的機會會更多,貨物周轉速度也會大幅提高。以運輸業為例,建立信息平臺自動對貨物運輸過程實施監控,將客戶需求信息和車輛信息進行匹配,并對路徑進行最優選擇,能夠最大限度減少車輛空載率和差錯率,從而使效率大大提高。
創新運營模式是“突圍”的關鍵。物流企業的運營模式,是否現代、科學、高效,對于企業的生存、發展具有決定性。要發展現代物流,就必須開展多式聯運。就是把多種運輸方式聯合起來,一次性完成貨物運輸。多式聯運可減少中間卸、裝、倒運環節,既可以節省貨物運輸時間,又可以大大幅度降低運輸成本。
中國遠洋在獲取政策支持方面,其他央企望塵莫及。但國家的政策支持只能是在國內市場上,當它面對國際市場時,央企的身份和政策扶植就不在起作用了,它就必須面對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博弈。離開了壟斷條件的中國遠洋,對國際市場出現了嚴重的不適應、對全球經濟走勢、行業發展趨勢判斷出現了偏差,這是它巨虧的根本原因。所以,中國遠洋想扭轉“巨虧”的不利局面,不能寄希望于國家“減稅”政策,而是要實施自身“突圍”,以提高其搏擊國際市場的能力和競爭力。
中國遠洋是這樣,其他物流企業更是如此。
視點
3
行業呼喚減稅 讓物流輕裝上陣
□巢江淮
中國遠洋集團巨虧,但仍要交大量所得稅費用。這是物流企業稅負過重的一個縮影。“負重”前進的物流能否抵達現代化的彼岸?只怕跟“蝸牛”為舞,輕裝上陣才是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方向,輕盈的步伐才能攜手民生一道前進。
其實,高層已洞察到物流業的稅負問題。中國政府網2011年8月19日正式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其中就有一條——切實減輕物流企業稅收負擔,將根據物流業的產業特點和物流企業一體化、社會化、網絡化、規模化發展要求,統籌完善有關稅收支持政策。
物流業是國家結構性減稅的“受益者”。因為結構性減稅包括減輕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稅收負擔,不少中小型物流企業屬于此列;還因為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物流企業“當仁不讓”;更因為為物流企業“量身定制”減負政策——擴大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征稅試點范圍,出臺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的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
理論到實踐有距離,理想到現實有落差。根據上海今年1月1日起啟動的試點政策,運輸、裝卸、搬運等交通運輸部分,實施11%的增值稅率,物流輔助部分如倉儲、配送及代理等實行6%的增值稅稅率。改革前兩者征收的營業稅分別為3%及5%。在上海,67%的試點企業所繳納的今年1月的增值稅比以往繳納的營業稅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加稅負5萬元,甚至出現部分物流企業稅負增2倍、欲逃離上海的現象。有關人士分析稱,稅負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交通運輸服務稅率上調幅度較大,而企業可抵扣項目較少。
減輕企業稅負已成為保證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環節之一。物流業在經濟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專家認為,社會物流總費用占經濟的比重每降低1個百分點,就可以帶來4000多億元的經濟效益。就物流企業來講,結構性減稅試點未達到預期效果,這就要求在試點中改進,讓減稅政策融入物流的“結構中”。
同時,在全面減稅適時而行的呼聲中,物流領域可以“先拔頭籌”、“一馬當先”。因為物流離民生很近,與物價很“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