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載的物流成本才是壓垮橋梁的主犯
2012-7-25 11:47:00 來源:華商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張某因犯交通肇事罪被北京懷柔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4年,并賠償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路政局懷柔公路分局經濟損失1556萬余元,車主父子負連帶賠償責任。法院經審理查明,2011年7月19日0時許,34歲的張某駕駛一輛重
型半掛牽引車運載沙石料,行駛至懷柔區寶山鎮寶山寺白河橋上時,因車輛嚴重超載110余噸致使該橋梁垮塌。
無論是全國性的治超行動,還是嚴懲因超載致橋梁垮塌的責任人,當然是必要的。但倘若僅將板子打向超載者身上,恐怕只是治標不治本。可以說,治理超載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了,但是越治越超,這其中固然與“以罰代管”的治理模式有關,更為重要的是,與超載背后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密切相連。
現在,物流成本“超載”,比起大貨車超載貨物嚴重得多。曾有統計稱:在中國,全社會物流總成本占GDP比重的21.3%左右,而發達國家則是10%左右。
顯然,塌橋事故頻發,主犯實際上是畸高的物流成本。正是物流成本的“超載”,不僅嚴重推高商品的價格,影響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也讓我國治超行動陷入“超治越超”的怪圈。
國務院從去年6月份起,決定從稅收、土地政策、降低過路過橋收費和加大物流業投入等八方面著手,對我國的物流成本進行“治超”。只有重拳才能見成效:對不符合法理的物流制度,比如二級公路收費站,絕不能再設時間表,而應立即取消;有關物流的減稅政策盡快出臺;同時,對落實政策不力的官員,實行嚴厲的問責制度。惟此,才能給物流企業減負,也才能遏制我國經濟的“超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