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國:當前是物流企業“走出去”的最好時機
2012-7-28 13:5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隋秀勇
【編者按】
歐債危機還在持續發酵,中國對外貿易和物流業仍在遭受沖擊。但危中有機。面對人民幣和日元直接兌換等利好因素,中國物流業如何把握發展機遇?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魏建國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就此話題作了高屋建瓴的分析。
自6月1日起,銀行間外匯市場將完善人民幣兌日元的交易方式,開展人民幣兌日元直接交易。這意味著日元成為繼美元后,第二個與人民幣開展直接交易的主要外國貨幣。這被認為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進展。“這對中國物流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全國政協委員、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魏建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評價人民幣和日元直接交易對我國物流業的影響。
中國和日本分別是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兩國貨幣直接兌換是兩國國際經貿人士期盼多年的。在此之前,中日兩國的貿易都是通過美元結算,需要向美國聯邦儲備局支付手續費,導致中日兩國的交易成本增加。
魏建國秘書長預計,按照中日兩國的經濟體量,在貿易方面實現貨幣直接兌換,可以節省40億~60億美元的兌換手續費用。更為重要的是,能為企業降低時間成本和帶來很大的交易便利,有利于中日擴大雙邊貿易。貨物貿易的繁榮也將推動我國商貿物流業的發展。
不過,魏建國秘書長也指出,由于我國物流企業在一些具體的技術細節和操作程序還沒有跟上,人民幣與日元可以直接交易,在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給物流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一些大型物流企業,如海運、航空貨運,快遞企業,雖然在國內的物流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但是在國際市場的運營,有相當一部分的業務操作,需要依靠當地物流相關企業的協助。而且,浙江、福建、江蘇等地區的中小企業,在進出口貿易中實現人民幣與日元的直接兌換還有一定的難度。
當前本土物流企業大部分還是以國內業務的運營為主,除了中遠、中外運長航等航運企業,真正走出國門的物流企業屈指可數。“中國不能單靠貨物貿易,物流‘走出去’是我國軟實力的重要表現。”魏建國秘書長表示,當前是我國物流“走出去”的最好時機。
我國與非洲的經貿合作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的態勢。1992年,我國與非洲的貿易額不到10億美元。這一數字到2000年增長到100億美元,2008年超過了1000億美元。預計3~5年之內,可能會超過日本,達到3000億美元以上。在加大與非洲貨物貿易的基礎上,如果能加強兩者之間的物流等服務貿易合作,這將為我國物流企業營造出廣闊的市場空間。
魏建國秘書長也坦承,與貨物貿易的順差相比,服務貿易一直是處于逆差的狀態,在物流服務貿易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我國在加大物流貿易的時候,對服務貿易的重視程度不夠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在我國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大背景下,外貿也要進行產業升級,改變進出口結構,優化進出口商品。更為重要的是,我國加快服務貿易的發展,不僅能提升外貿產業的競爭力,而且服務貿易也會極大帶動內需的增長,改變目前內需不振的狀況。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服務貿易幾乎占到GDP的半壁江山,而我國還不到30%。也就是說,我國的服務貿易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如何扭轉物流服務貿易長期逆差的被動局面?魏建國秘書長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出臺政策。扶持服務貿易,特別是物流企業的發展。一方面,在稅收環節,可以參照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做法,給予企業一定幅度的減免;另一方面,對從事物流服務貿易的企業,給予一些政策扶持。這都將極大促進我國物流服務貿易的發展。二是搭建平臺。以美國為例,其公路運輸的空駛率很低。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美國建立了一個全國性的公路運輸信息網絡平臺。在這方面,我國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大力度制定出相關物流服務貿易系統的、長期的發展規劃,使包括公路運輸在內的多種運輸方式,通過全國性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有機銜接,降低物流企業的運營成本。三是物流企業要做大、做強、做專,通過提升服務能力和質量,贏得客戶的青睞和信任,加快“走出去”的能力與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