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發展落后導致我國水產品流通成本居高不下
2012-9-21 9:50:00 來源:制冷快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制冷快報訊:我國水產養殖產量連續17年居世界首位,目前已占全球總產量的70%左右。去年,全國水產品的總產量達到了4935萬噸,已經連續23年居世界第一位,水產品的人均占有量達到了37.2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水產品由于含水量高,體組織霉類活性強,容易腐爛變質。水產業從生產第一線開始,到船上保鮮、碼頭起卸、挑選加工、凍結入庫、運輸中轉、市場銷都涉及冷鏈保障。
水產品在物流過程中需快速流轉。因為鮮活性,部分水產品需要冷藏和冷凍,按常溫品、低溫品和冷凍品不同屬性進行儲存運輸或活水車帶制冷充氧設備的運輸。如冷凍水產品一般要求在-18℃~-25℃下流通,而生鮮高檔金槍魚的保鮮儲存和運輸,則需要-55℃及其以下的的超低溫冷庫或相關設備。
我國的冷藏鏈建設最早始于上個世紀50年代的肉食品外貿出口,并改裝了一部分保溫車輛。1982年,中國頒布了“食品衛生法”,從而推動了食品冷藏鏈的發展,但真正起步是90年代以后。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后,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穩定持續增長,食品工業的迅猛發展,食品冷凍、冷藏行業得到新的增長。至2008年底,全國冷庫容量約為1100萬噸/次(包括高溫冷藏及低溫冷藏),其中凍結物冷藏庫約占70%左右;冷庫的庫體結構形式分為土建冷庫與裝配式冷庫,土建冷庫約占70%以上;凍結食品能力約為20萬噸/日,凍結食品年產量約為600萬噸(包括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制冰能力約為12萬噸/日,產冰700萬噸,貯冰能力約為90萬噸/次;現有各類冷藏汽車3.1萬輛,公路冷藏運輸的年運量從1258萬噸(2001年)增至1767萬噸(2005年),各類冷藏船總噸位10萬噸,各類鐵路冷藏列車8000輛,遠洋使用的冷藏集裝箱1萬多個;我國冷藏集裝箱建造業發展迅速,正逐步成為世界冷藏集裝箱生產的大國,每年生產國際標準冷藏集裝箱約4000只。食品冷凍、冷藏業為滿足食品工業冷凍、冷藏、保鮮、保溫需求,為食品種類的不斷豐富、品質的提高、結構的優化、充分利用我國食物資源、減少腐敗變質損失、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高我國在國際食品市場的競爭力,以及為食品工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就我國當前情況而言,原有冷藏鏈設施一般自成系統、時有斷裂、不能聯網、效率低下,距離構建現代化低溫物流體系差距還很大。
我國冷鏈物流發展落后阻礙行業發展,目前約80%水產品基本上還是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銷的,冷鏈水產品的品質保障薄弱,由于冷鏈水產品消費的季節與周期性、產品傳遞渠道的長度等,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產業低成本競爭導致冷藏鏈低水平重復建設。水產品損耗主要是貯藏和運輸溫度無法保證、操作時間控制不當及轉運銜接不好引起的變質腐爛等,這都造成我國水產品流通成本一直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