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物流裝備市場或現拐點
2012-9-8 8:1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張艷
物流裝備行業走勢與經濟發展大勢密切相關,面對今年以來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業界對我國物流裝備市場上半年發展情況普遍存在擔憂。那么,持續低迷的經濟環境給物流裝備業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年內行業是否會出現拐點?未來又會呈現哪些變化?多重因素影響 市場持續低迷
上半年GDP增速破8,經濟增速持續6個季度放緩;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2.2%。而與經濟增速放緩相對應的,是去年下半年至今物流裝備行業的持續低迷。
根據專業市場研究機構——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上半年,我國共銷售叉車152647臺,同比下降5.80%。其中,內銷115816臺,出口36831臺。按銷售品種來看,電動倉儲叉車銷量為25101臺,同比增長1.40%;電動平衡重式叉車為14316臺,同比下降2.30%;內燃平衡重式叉車為113230臺,同比下降7.70%。
對此,前瞻產業研究院物流裝備分析師劉瑞柏告訴記者,工業經濟與物流裝備業的關系呈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工業經濟萎縮將限制物流裝備的發展;而工業經濟的增長則會帶動叉車、貨架、托盤等物流裝備的高速增長。
劉瑞柏分析認為,影響上半年物流裝備市場發展的因素,主要是工業企業和物流企業需求不足、贏利下滑,導致對物流裝備的需求減少。數據顯示,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682億元,同比下降1.7%;而1~6月份,實現利潤23117億元,同比下降2.2%。
而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統計調查,今年1~6月,重點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但主營業務成本增速快于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增幅回落,利潤率水平繼續下滑。物流企業在高成本、低服務價格的雙重壓力下,經營困難依然較為突出。
此外,從裝備企業自身考慮,劉瑞柏認為,受經濟增速回落和成本剛性上漲的雙重影響,企業效益下滑,發展后勁不足,盈利空間正越來越小。而從宏觀層面看,現代物流發展滯后是導致物流裝備市場低迷的根本原因。經濟回升可期 市場回暖有望
盡管如此,劉瑞柏對下半年經濟形勢仍持樂觀態度。他認為,上半年經濟增速放緩有政策主動調控的原因,且政府已經提高了對于經濟增速放緩的容忍度;而下半年,政府可能通過政策微調來扭轉當前經濟持續下行的趨勢。因此,他預計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速有望逐步回升,全年GDP實際增速仍將可能保持在8%左右。“下半年,國家強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根據形勢變化加大預調、微調力度,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積極采取擴大需求的政策措施。綜合考慮2012年中國宏觀經濟發展趨勢,結合中國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帶來的物流技術裝備的需求增加,預計下半年中國物流技術裝備業將面臨較好的發展環境。”劉瑞柏說,可以預見,隨著政府“穩增長”各項措施的實施,物流裝備行業有望走出持續低迷狀態,年底前將出現拐點。“從物流裝備市場來看,下半年物流裝備市場將隨著經濟的復蘇緩步增長。”劉瑞柏信心滿滿地說。
而針對物流裝備行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劉瑞柏建議,要加快流通業,特別是現代物流的發展,以帶動需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用高效率替代高速度。
他提出:一是加快構建供應鏈體系,促進產業融合、產業聯動,提高經濟效率。
二是在結構性減稅大背景下,應該努力降低物流企業稅費負擔、營造行業寬松的發展環境。擴大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范圍、完善“營改增”試點政策以避免稅負不降反增、適當增加進項稅抵扣項目,建議物流行業統一執行6%稅率。
三是在當前相對寬松的宏觀經濟環境下,推進相關層面的改革。整合政府監管力量,加強物流相關部門協調性,從整體上改善社會物流效率。
四是積極引導企業經營模式轉變。引導生產企業樹立供應鏈思想,加快經營模式轉變,由過去不計資源要素消耗、不計環境污染,粗放式低水平批量生產,向精細化管理、訂單生產轉變。引導物流企業加快轉變自身經營模式,創新物流服務方式,增強企業對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適應性,提升我國物流產業整體競爭力,使物流企業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現代物流需求。
談到未來物流裝備市場發展前景,劉瑞柏表示,我國物流業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物流裝備業作為物流行業的上游產業,必將隨著物流市場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同時,物流裝備是組織實施物流活動的重要手段,是物流活動的基礎。而伴隨著越來越多用戶需求的變化,以及自動化控制技術和信息技術在物流裝備上的應用,未來行業將擁有很大發展空間。
不過他也坦言,物流裝備產品眾多,其中,貨架、托盤等產品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因此進入門檻較低,市場競爭也較為激烈;而智能裝備及物流系統的技術含量較高,進入門檻也較高,市場企業數量有限,市場生存環境也比較寬松。
因此,劉瑞柏認為,物流裝備企業應走差異化道路,避免同質化競爭。且應順應現代物流裝備的大型化、高速化、信息化、標準化、智能化、系統化、實用化和綠色化發展方向,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