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規劃期限已滿 物流裝備業受惠幾何?
2012-9-8 8:1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張艷
2009年2月4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09~2011)》(以下簡稱《振興規劃》)。《振興規劃》作為振興裝備制造業的綱領性文件,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加快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進行了全方位的戰略部署。
然而,如今三年規劃期已滿,《振興規劃》在物流裝備行業的落實情況如何?是否真正起到了促進行業發展的作用?未來政府應當從哪些方面支持物流裝備業?針對這一系列問題,本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行業利好顯現
業界專家一致認為,《振興規劃》的發布和實施,體現了國家對于裝備制造業的高度重視,對產業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研發、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和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等進行了全面部署,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給物流裝備制造業帶來了諸多利好。例如《振興規劃》提出要依托十大領域重點工程振興裝備制造業。其中就包含了相關物流裝備,如“以空管設備和空管自動化系統、行李和貨物高速分揀系統、安檢設備與智能化檢測系統、航顯綜合系統及設備、機場信息集成系統及設備等為重點,發展機場專用設備”;“以大型斗輪堆取料機、翻車機、裝卸船機等為重點,發展港口機械”等。
而為了保障重點工程的順利建設,《振興規劃》從發揮增值稅轉型政策的作用、加強投資項目的設備采購管理、建立產業信息披露制度等十個方面給予資金和政策的支持。
對此,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物流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物流與倉儲機械分會秘書長周云認為,伴隨著《振興規劃》的實施,國家重大工程投資力度加大,4萬億元投資向一些重大工程,拉動了一些高端物流裝備的市場需求;國家新的進出口政策對物流裝備行業也產生了積極影響。“《振興規劃》對物流裝備行業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鼓勵企業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周云告訴記者。
中船重工集團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研制的大型樞紐機場行李處理系統,就是為數不多的國產首臺(套)物流裝備的典型代表。記者了解到,近日,由該公司承制的大型樞紐機場行李處理系統已經在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正式啟用。此舉不僅標志著我國大型樞紐機場行李處理系統國產化首臺套研制取得成功,更實現了該領域重大裝備國產化的突破,打破了我國大型樞紐機場行李自動處理系統長期受制于國外的尷尬局面。
記者還了解到,昆明長水機場行李處理系統是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認定的國內首臺套由國內集成商負責供貨和系統集成的智能裝備,并首次應用于國內大型樞紐機場。據介紹,該系統是現代航空港建設中最復雜的機電基礎裝備,是現代物流技術與民航機場業務相結合的產物。
昆船公司積極貫徹《振興規劃》,歷經3年多的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其自主研發的11類機場行李處理專用設備獲取了許可證,填補了國內空白。與此同時,昆船公司的機場行李處理系統還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單機設備出口,目前已出口英國、俄羅斯、印度、新加坡、比利時等國家。
○●直接拉動有限
盡管《振興規劃》為物流裝備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和資金支持,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其對行業的直接拉動作用比較有限,規劃落實效果并不十分明顯。
以周云所在的北京起重運輸機械研究院為例。該院目前研制的輕量化起重機得到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的項目支持,研制成功后,有望申請節能產品補貼。一旦進入節能產品補貼名錄,將會享受相關優惠政策,給產品帶來更多市場機會。
這當然是個利好。但在周云看來,雖然國家會給予一定補貼,但更多的還是要看市場需求。“一直以來,物流裝備并沒有得到國家太多的重視,國家雖然在一些攻關項目、企業生產能力建設等給予了支持,但對整個行業的支持力度并不是太大,企業開發能力、生產能力、技術改造等,需要企業自己去爭取。”周云向記者坦言,“一些典型的物流裝備,比如起重機械、輸送機械、倉庫設備等,不太容易出大的首套成套設備,因此主要靠市場需求拉動。”
也就是說,對于大多數物流裝備企業來說,想要直接拿到國家項目是不容易的。不過《振興規劃》的一些保障政策,還是惠及到了物流裝備行業。比如套設備,又比如增值稅改革,對于一些以制造為主的物流裝備企業來說是個利好,但對于那些只做“軟服務”的企業,稅收也有可能增加。
此外,《振興規劃》中關于支持裝備產品出口政策給了物流裝備企業很大的實惠。《振興規劃》提出“完善出口退稅政策,適當提高部分高技術、高附加值裝備產品的出口退稅率”。該政策的實施效果在企業十分明顯。周云告訴記者,目前行業輸送設備出口的退稅率可以達到12%多,比產品本身的利潤率還高出許多,能讓企業直接獲利。
對此,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秘書長張潔也認為,出口退稅等稅收政策的落實,給叉車出口帶來了利好;同時,《振興規劃》對于一些叉車行業龍頭企業參與示范工程,也給予了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
盡管受訪者大都認為《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政策直接落實到物流裝備行業的不多,但與此相關的其他領域振興規劃仍為物流裝備行業的戰略調整和產業升級提供了更多市場機會。其中《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的產業升級,就需要大批先進的技術裝備做支撐,這直接帶動了物流裝備市場需求的大幅增加。叉車就是其中增長最為明顯的一類。
張潔告訴記者,《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實施,推動物流業進入高速發展期。而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攀升,用機械化、自動化設備替代人工操作已成為物流業的重要發展趨勢,因此帶來叉車市場需求的提升。并且,未來需求量會越來越大。
○●期待更多關注
據了解,去年下半年以來,由于受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影響,許多企業基礎設施建設縮減,物流裝備行業發展形勢不容樂觀。“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企業可能首先砍掉的項目就是物流系統。”周云告訴記者,“而經濟形勢好的時候,由于企業業務量大,訂單多,企業建配送中心、物流中心、上自動化物流系統的就比較多。但是如今訂單減少,這些就會緩建。”
據悉,目前叉車行業整體出現2008年以來的首次下滑。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統計數據表明,上半年全國共銷售機動工業車輛152647臺,同比下降了4.57%;非機動工業車輛銷售量為69萬臺,同比下降了14.81%。
由此看來,物流裝備行業已經結束了幾年的快速增長,進入平穩發展期。為此,周云也呼吁:在這個關鍵時刻,希望國家能夠更多地關注物流裝備行業,給予行業更加直接和有效的政策支持。“在物流裝備領域,除了海洋工程設備、港口機械等,大部分相對于生產主機而言屬于輔助性質的設備,因此一直以來在國家層面的關注度并不高。”周云表示,“國家政策如果能夠更明確地關注到物流裝備這個細分市場,將能發揮更大的促進作用,有助于行業擺脫當前的困境。”
那么,國家層面如何應該支持物流裝備業發展?對此,周云提出三點建議。
首先是要統一說法。他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國家各個部門對于物流裝備都沒有統一的說法,沒有權威的定義和類別劃分,有的叫起重運輸機械,有的叫物料搬運。即使是在國家統計部門的統計名錄中也沒有統一。
其次,從國家層面推動。目前對于物流裝備來說,有種“小籃子裝在大筐里”的感覺。也就是說,由于沒有明確的定義和分類,將物流裝備放在一個很大的框框里,使得真正意義上的、純粹的物流裝備,反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在明確、統一概念的前提下,希望能夠從國家層面,給物流裝備業發展制定統一規劃,指明發展方向。
第三,需要實打實地有一批項目來做,結合項目,針對物流裝備發展的關鍵問題和趨勢,鼓勵企業發展相關產品。比如智能化物流裝備系統,目前市場對此有需求,也已經有一些相關應用,但仍需要國家大力推動,讓物流裝備更加適應和滿足物流業的快速發展。
而張潔則從具體的支持方式上提出:希望能夠借鑒汽車補貼方式,對于電動叉車等節能產品給予優惠補貼,從而推動環保型叉車的快速普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