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快速超越傳統商業、生產的分工日趨明顯、信息化日趨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這些趨勢,都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山西不能在物流業發展中再落后了!這是今年“兩會”上許多代表、委員的共同心聲。
政府要趕緊出政策
韓麗萍代表建議,盡快出臺山西省促進商貿物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她認為,物流業是現代中國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商貿物流是物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出臺的意見中,應強調建立全省商貿物流統一協調機構,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建設和現代化技術應用,加強商貿物流誠信建設,加快城市物流配送,大力支持信息服務平臺發展,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壯大市場主體,鼓勵第三方商貿物流企業發展。
省政府還應為物流業發展提供扶持政策:設立省級商貿物流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公共平臺建設、龍頭企業的信息化等;將商貿物流企業基礎設施和網店網絡建設用地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與商貿物流有關的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列入工業、倉儲用地范圍;落實國家鼓勵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使用稅減半征收;清理和規范涉及物流領域的行政性收費。
構建大市場、大流通
高厚委員在調研中發現,我省商貿流通業、服務業普遍存在基礎薄弱、商氣不旺的問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商品雙向流通渠道不暢,“賣難”、“買難”問題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較大規模的倉儲、貨運基地,與產業配套的商貿流通業發展相對滯后,缺乏集倉儲中心、配送中心、貨運中心、信息網絡中心、營銷策劃中心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綜合物流設施。
因此,加快發展物流業既是我省產業結構升級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地區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支撐。在物流業的整體發展定位上,要突破純粹為工業園區配套的認識,樹立協調發展的理念,逐步推進我省商貿物流服務業走向“大市場、大商貿、大流通、集約化”模式。
同時,通過財政補貼等手段,注入政府扶持的力量,爭取2年~3年內著力培育幾家主業突出、管理先進、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型物流企業,帶動周邊配套,吸引大小商業項目“不招自來”。
發展物流業要有大視野
王書紅委員認為,社會化的物流需求不足與專業化的物流供給不夠,是制約我省物流發展主要瓶頸。一方面,物流需求聚集和釋放的速度不快,“大而全”、“小而全”的企業物流運作比例還比較大;另一方面,物流供給能力還不能滿足需求。需求不足與供給不夠并存,物流資源短缺與物流服務“過剩”同在。我省是全國能源重化工基地,是能源出口、外調大省,也是服裝、家用電器、通訊設備、日用百貨的引進大省。物流資源種類、流向不對等、不平衡,也制約了我省物流行業的發展。
為破解這一難題,王書紅建議,建立政府調控、社會協同、物流相關者廣泛參與的專業物流體系。搭建多元化的物流平臺,強化省際物流專線功能;建立我省貨運汽車站體系,實現各市、縣定點定時定線路運行的物流專線運輸,實現輻射全省中轉配送功能;建立城市配送體系,實現與連鎖超市、批發市場、生產流通企業的無縫對接、具備生產生活物流、電子商務的速遞配送功能;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形成我省物流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