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00款“打車軟件”搶灘公路貨運市場
2015-2-9 16: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貨車司機找貨難,貨主找司機難”是我國物流行業常見的現象,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空駛率高也是影響我國公路貨運效率的一大因素。去年“滴滴”和“快的”兩大軟件的價格戰在炒火了出租車電召市場的同時,也給貨運行業啟發,公路貨運App(應用程序,Application的縮寫)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目前,國內已經有超200個貨運App,貨運行業的平臺大戰正在上演。而在繁榮的背后,信息失真、市場分散等問題也困擾著App運營商和使用者們。
從小黑板到手機App
在我國,公路貨運占所有交通運輸的比例高達80%。物流行業媒體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的公路運輸費用約為4萬億元,而貨主和物流公司的數量超過百萬,司機的數量達到3000萬人。如此龐大的市場,卻因為信息不對稱、層層轉包等問題而導致物流成本長期居高不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維持在18%左右。這一比率高于美國、日本和德國9.5個百分點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約6.5個百分點。
國藥集團醫藥物流有限公司運輸業務事業部副總經理韓雪峰表示,要想降低物流成本,必須整合貨運資源、提高物流行業信息化水平。
物流沙龍創始人潘永剛向《中國經營報》記者介紹,貨運行業最原始的信息化體現在一個個小黑板上。最初,在全國各地的物流園區和貨車停車場都有許多小黑板,貨主將運貨信息和聯系方式寫在小黑板上,然后司機們就會圍上來看,挑選感興趣的信息并聯系貨主。后來,隨著網絡的普及,一些人嘗試將小黑板的模式挪到網絡上,在智能手機出現后,移動端的App模式開始嶄露頭角。
韓雪峰表示,貨運App是2013年年末開始走向大家的視野,2014年是發展最瘋狂的一年。
據了解,當前市場上的貨運App主要功能是用移動互聯網為貨主與司機搭建信息交流的橋梁,平臺聚集大量的貨主和車主資源,貨主和車主可通過平臺隨時發布或尋找自己適合的貨源信息、車源信息,并通過軟件的GPS系統確定貨車的位置情況。
曹操物流網負責人、榮宇實業集團董事長王廣宏向記者介紹,自己原來主要做能源產業,2010年看到了物流信息化的前景,創辦了曹操物流網,去年團隊又開發出了曹操物流App,我們的App是免費為貨主和司機提供信息,但我們還會提供直升機救援等一些特殊服務,要享受這些特殊服務必須是我們的會員,會員需要交納一定的會費。“我們的行業和模式是非常有前景的,按照會員交一百元會費,約六十元是成本來計算,一個會員一年會費300元,如果有200萬~300萬會員,這樣就有上億的利潤空間,除了盈利之外,我們希望通過企業的努力和國家的支持,未來的三到五年內,將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降低1%~1.5%左右。”
運輸管理軟件開發商oTMS聯合創始人段琰介紹,由于我國的物流行業常常是層層分包、涉及多方,容易造成信息不對稱及信息流轉率低的現狀,舉例來說就是貨主很難看到貨物和司機的具體情況。我們開發了一個oTMS系統和兩個App,oTMS系統是貨主或物流公司來使用,兩個App使用方分別是司機和收貨人,通過這樣的方式各方可以實時共享貨物信息和異常情況,保障發貨和收貨時間,同時減少不必要的反復溝通。
平臺大戰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至少有200多個貨運App。潘永剛表示,貨運App行業的風潮與電商發展有很大關系,大家都看到互聯網已經顛覆了零售行業,未來肯定也會顛覆物流行業,所以傳統的物流企業開始積極布局,加緊構建云端系統、開發App應用程序,期望在這輪風潮中可以搶占先機。而滴滴、快的等出租車領域App軟件在資本推動下獲得巨大成功,也激勵了互聯網物流平臺和貨運App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到這個領域,使得大家看到了“一個產品獲上千萬融資”的可能性,烏雞變鳳凰的事情不斷發生,這也刺激著每個人的神經。
近幾個月來,不斷有貨運軟件獲得大手筆融資。據媒體報道,oTMS在去年年底宣布獲得由經緯領投的600萬美元A輪融資。同城送貨叫車軟件“貨拉拉”在今年1月獲得1000萬美元A輪融資。“云鳥配送”也在1月中旬剛剛獲得由經緯中國、金沙江、盛大資本聯合投資的1000萬美元A輪融資。
潘永剛向記者介紹,現在做物流App的有幾撥人,一撥是傳統物流公司的人,這種人做物流很多年,認為App能夠改變市場格局,就開始涉足這一領域;還有一批人是原來做物流信息系統或GPS定位系統,他們有信息化的優勢,并且原來一直服務于物流企業,覺得自己懂物流。第三種是純互聯網派,這群人原來不做物流,大多數創始人是從互聯網企業跳出來,這類人想法比較直接,覺得我開發好一個產品,讓更多司機裝自己的App,達到比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就一定能找到方式實現盈利。“在過去的幾年,大家都把重點放在建設平臺,接下來肯定是平臺大戰,無論這三派里面哪一派的平臺,都需要拿出來接受市場檢驗。”
“雜” 是韓雪峰對于現在的貨運App市場的第一印象。“我自己手機上裝的App就有40多種,每天信息滿天飛。為了吸引用戶,不少軟件都推出了非常有誘惑力的活動,有與運營商聯手的,裝系統免費送手機、有裝系統達到交易頻次的送油卡,有送現金的,各種營銷方式都有,這種現象與滴滴、快的價格戰是類似的,都是為了搶用戶。”
“這段時間,我每次出去開會都會發現有新App企業、新模式出現,一些去年剛剛做起來的企業現在已經偃旗息鼓了,但對于這個行業來說,棋子和炮灰都是有用的,起碼它們為貨運App的發展總結了經驗。”韓雪峰表示。
市場發展需監管機制
盡管市場如此火爆,資本的熱情也非常高漲,但在貨運App領域,至今未能出現如滴滴、快的等出租車軟件一樣市場占有率非常高的企業。在潘永剛看來,這與貨運行業的特質有關,出租車屬于政府管控的行業,是用牌照制固化下來的市場,格局非常穩定,它的流程短且非常規范化,所以出現一種新的模式,可以迅速顛覆性搶占市場。對比而言,物流行業范疇廣,市場格局分散程度非常高,再加上整個流程比較長,流程的規范化程度不夠,而且傳統的物流企業信息化程度非常低,對于這么龐大的行業來講,App的發展需要非常漫長的培育周期。
此外,信息的安全性也是貨運App無法獲得更多貨主和司機認可的原因。諸如,車主通過App接活兒被騙,貨主通過軟件找的司機把貨拉走不見等事情在行業內屢屢發生。河北的貨車司機老何干了十多年運輸,一直都是通過熟悉的物流中介或代理公司找貨源,他看到一些年輕司機在用App后,非常擔憂。“萬一被騙或空跑怎么辦,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還是熟悉的方式比較放心。”
在潘永剛看來,原來物流園的小黑板與現在的App一樣,作用是傳遞信息,不能因為你在小黑板上看到的信息真實性有問題,就認定是物流園區的錯。App是提供信息的接口,但價格、交貨地點等都是司機和貨主雙方商量好的,現在大部分App平臺方,還沒有涉入到物流運輸的交易過程,如果進入交易過程,勢必要承擔相應的義務。
王廣宏表示,安全性問題其實就是信用問題。有乘客用滴滴打車叫了車,有司機接單了,但司機需要四五分鐘才能過來,乘客在等他過程中剛好遇到一個空車,就可能直接上車了,這是使用出租車App經常遇到的問題,貨運App也一樣,這種信用問題沒有辦法完全消除,只能從制度上制約它。如果一個司機和他的車在我們的平臺安全運行很長時間,或者在保險公司有誠信保險,我們的App平臺會主推這輛車,給他的車加上星號,就類似淘寶評級一樣。
在韓雪峰看來,任何一個行業在它經歷了起步、發展,走向瘋狂的時候,一定要有監管。公路運輸距離長、貨物價值大,App的信息安全性問題必須得到國家和企業的重視。
“未來市場集中程度肯定會提升,平臺也會細化,不同的物流細分范疇里都會有相應的平臺,但不會有平臺能夠做到一統天下。如果有企業可以做到市場占比 10%~20%,就已經是巨無霸了。”潘永剛預計,再過五年左右,市場會初見端倪,有部分企業可能從競爭中冒出來,但在貨運App領域,一家獨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