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供應會比銷售更難管控。 ”知名農村電子商務研究專家王盛指出,當前,很多農產品生產不穩定,數量和質量難以保證;供應鏈長,很多農產品到消費者手里已經加價四五次,價格抬高;大部分農產品沒有品牌,只有原產地標識,消費者只知道產區,卻無法分辨商品是不是真正來自這個產區,不利于農產品的網絡銷售,農村電商必須重視并做好供應鏈管理。
“我們的農產品很有地方特色,但由于牌子不響,淘寶網上銷售量不大。 ”廬江縣一位青年淘寶店店主告訴記者,他代銷當地的土雞蛋、葡萄、葛根粉等特色農產品,但由于品牌不一,無法進行整體品牌推廣營銷,形成不了競爭力。他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出面協調,打造一個響亮的地方農產品品牌,讓各種農產品都統一使用這個品牌,促進電商銷售。
廬江縣優農電子商務公司很早就注冊了“得廬”商標,意在將廬江的農產品聚集到“得廬”品牌下,打包在網上統一推廣,但由于是私營企業,缺乏有效渠道,統一品牌推進十分困難。汪長青告訴記者,品牌的開發、維護費用都很大,是單個企業難以承擔的。
搭建農村電商創業平臺,企業可以大有作為,但僅靠企業作為又是遠遠不夠的。政府在幫助搭建農村電商創業平臺時,關鍵是要結合本地“三農”實際,以市場為導向,做好宏觀指導、細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