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迎來大發展機遇 仍面臨三挑戰
2008-3-18 15:5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現代物流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需要方方面面的協調與管理。這些年來,我國物流業得到了很大發展。但是,總體來看,由于諸多不利因素的存在,我國物流產業的總體規模還比較小,發展水平也比較低。針對中國物流業發展的現狀和所面臨的問題及挑戰中國經濟網特別專訪了正在北京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會議的廣東寶供物流企業集團董事長劉武先生。
劉武首先介紹了中國物流業發展的現狀和所面臨的幾個問題。他介紹說,物流進入中國是在1978年之后,是隨著經濟改革和市場開放而出現的。20世紀90年代后期,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展,企業產權關系日益明晰,生產、流通等企業開始認識到物流的重要性。國內開始出現了不同形式的物流企業,大多物流企業是由原運輸企業、倉儲企業、商業企業或工業企業等改造重組而來,但此時已有少數物流企業開始建立在物流理論上,根據物流運作規律進行組織與管理。
劉武說,盡管物流一詞作為舶來品,引入我國時間不長,但物流活動早就存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他說,經過2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我國的物流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物流設施達到一定的規模,在國內經濟發達地區已經初步形成了物流市場,能夠提供多種形式的物流服務。
目前我國在東部地區已經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為中心的4大區域性物流圈格局:1、以北京、天津、沈陽、大連和青島為中心的環渤海物流圈;2、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寧波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物流圈;3、以廈門和福州為中心的環臺灣海峽物流圈;4、以廣州和深圳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這4大物流圈以滾動式、遞進式的扇面輻射,帶動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發展,這種輻射功能包含著巨大的物流輻射和集散功能,以激活和融通全國范圍的物流、人流、信息流。
說到中國物流行業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劉武表示,我國物流行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挑戰:(一)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落后。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條件與經濟以及物流產業的發展要求相比仍然有較大的差距,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總體規模仍然很小,物流集散和儲運設施較少,發展水平較低;各種物流設施及裝備的技術水平和設施結構不盡合理,設施和裝備的標準化程度較低,不能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設施的效率。(二)管理體制和機制障礙。在物流業,我國實行的是按照不同運輸方式劃分的分部門管理體制,從中央到地方也有相應的管理部門和層次。這種條塊分割式的管理體制使得全社會的物流過程分割開來,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物流產業的發展。國家發改委、交通部、鐵道部等各承擔了一部分物流業管理職能,各部門的權力職能交叉重疊;從各地區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地方保護主義嚴重,物流業發展嚴重受阻,致使物流業發展呈現出明顯部門化、區域化特點;工業、商業、物資、交通等行業各自為政,都在上項目、搶市場,相互協調性差,造成了物流資源的很大浪費。(三)物流專業人才短缺。我國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還非常落后,物流知識遠未得到普及。物流企業對人才也未予以足夠重視,從事物流的人員相應地缺乏業務知識、業務技能,從而不擅管理。物流教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現在缺乏規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徑。與物流相關的大學本科教育尚未得到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認可,企業的短期培訓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訓的主要方式。
劉武表示,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中國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他說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和第二個翻兩番的目標對物流業發展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機遇。
中國從制造大國變為制造強國和貿易強國,必然也將會使中國成為一個物流大國和物流強國。劉武說,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固然反映出某些優勢,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優勢能夠長久地保持下去。他說,反省19世紀以來的工業化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出,“世界工廠”的轉移是有規律的,今天它們進入中國,但總有一天也會轉移出去,問題是如何利用這個機遇,提升國內的經濟競爭力,建立新的比較優勢,發展現代物流業是讓“中國制造”保持長期競爭優勢的關鍵。
代表簡介:劉武,廣東省寶供物流集團創建人,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物流分會副會長、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會長。寶供物流是國內最早運用現代物流理念為客戶提供現代物流服務的專業公司,曾于2002年12月被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命名為“中國物流示范基地”,成為入選“中國物流示范基地”的惟一一家第三方物流企業;2002年~2006年,連續兩次被廣東省政府評選為“廣東省流通龍頭企業”;2004年~2006年,連續三年被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等單位聯合評選為“中國物流百強企業”,并連續三年被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評為“年度最具競爭力物流企業5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