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糧食流通 實現農民增收
2008-4-5 11:5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去年,由于受政策、糧價、氣候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國糧食生產出現重大轉機,糧食總產量達到46947萬噸,增產幅度達到9%。扣除物價因素,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8%,達到2936元,成為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特別是黑龍江、河南、安徽等糧食主產區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三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3010元、2553元和2499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0%、14.2%和17.5%。 進入2005年,我國糧食生產形勢良好,夏糧豐收,秋糧也有望獲得較好收成。同時,世界糧食產量也得到較快恢復,庫存持續下降壓力趨于緩解(據美國農業部預計,全球2004/2005年度谷物產量將達到20.28億噸,同比增長9.4%。糧食庫存自2000年以來首次實現由降轉升,2004年期末達到3.91億噸,比上年增長11.8%)。受此影響,世界范圍內糧價普遍呈下浮趨勢。從我國情況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5兩月我國糧食價格分別同比回落1.7和1.6個百分點,糧價開始步入下行區間。
為防止今年夏糧豐收特別是秋糧上市后糧價有可能跌破保護價而影響農民收入,目前應積極采取多種措施,確保多年來形成的農民增收趨勢不發生逆轉。在這項工作中,貫徹落實好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做好生產領域農民增收節支十分重要,但糧食流通環節作為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橋梁和紐帶,是實現糧產品價值的載體,在促進農民增收中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事實上,目前過高的流通費用以及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已經成為當前農民增收空間有限的重要原因之一。據國家糧食局調查,目前國內糧食從產區到銷區的流通費用要占銷區糧食銷售價格的30%到35%,而國外一些國家如加拿大,這一比例只有20%到25%。因此,通過搞活流通實現農民增收的空間還很大,我們必須象重視糧食生產那樣重視糧食流通,象支持糧食生產那樣支持糧食流通,千方百計降低糧食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切實做好糧食流通這篇大文章。
糧食流通是個大系統,包括收購、銷售、儲存、運輸、進出口等多個環節,涉及各級政府、各類企業,搞活流通必須遠近兼備,綜合運用多種有效措施。
從近期看,一方面要主動采取調控措施,引導和穩定各方面對糧食的價格預期,把握好糧食進出口調節力度和時機,合理安排國家糧食儲備吞吐節奏,盡量不啟動最低收購價;另一方面要及早安排糧食收購資金,疏通農民賣糧渠道,規范糧食市場秩序,防止市場壟斷和壓質、壓價收購行為。
從中長期看,建議著重做好以下7個方面的工作:
1、繼續深化糧食流通企業改革,培育大型糧食企業
目前,我國已放開糧食購銷市場,并初步形成多元化市場主體共同參與糧食流通的新機制,但總體來說,企業規模小、包袱重、市場競爭能力差等問題還較為突出。為此,要繼續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積極推進減員增效和產權明晰兩大改革,妥善解決“三老”問題(老人、老帳、老糧);以現有優勢糧食企業為基礎,大力培育跨越主產區和主銷區的大型糧食購銷企業,實現產銷銜接,有效解決當前因地區利益造成的糧食跨省調運困難問題;針對糧食流通高成本、高風險、微利潤的特點,做大、做強企業,發揮規模效益,提高企業競爭力。
2、合理確定儲備規模,實現有效率的儲備
糧食儲備并非越多越好。近5年來,我國糧食自給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如按國際糧食統計口徑(除去大豆的進口量),則自給率高達99%,財政負擔重、效率低。為此,一是根據糧食購銷市場化和城市化發展等新情況,本著以口糧為主、兼顧飼料用糧和工業用糧的原則,合理確定糧食儲備規模,確保在國家需要時調得動、用得上、數量足。二是根據便于應對突發事件和市場波動、推陳出新、節約費用的原則,合理安排儲備區域分布和品種比例,儲備重點應放在糧食主銷區。三是集中在收糧季節進行儲備糧輪換收購,通過靈活的輪換和吞吐機制有效解決“賣糧難”問題,正確引導市場價格。
3、建立完善的流通網絡,加快流通業態創新
健全和完善“以批發市場為主體、以期貨市場為先導、以電子商務為方向”的糧食流通網絡,提高糧食流通效率;大力發展連鎖、超市、配送經營等現代糧食物流體系,加快流通業態創新;充分發揮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套期保值功能,發展期貨貿易,指導農戶進行糧食種植結構調整。在現有小麥、大豆和玉米期貨貿易基礎上,擴大交易規模,適時推出大米、棉花等大宗糧食品種,并適時增加一些規模較小的糧食品種,實現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有機結合。
4、優化糧食物流通道布局,提高運輸效率
目前,東北地區糧食主要以稻谷、玉米、大豆為主,每年有2000多萬噸流出,1000多萬噸出口,流向單一、流量大而集中。目前這一地區鐵路散運已基本形成規模,但由于線路限制,運量受到制約。黃淮海地區是中國小麥主產區,相當一部分小麥要在本地加工后以成品面粉方式流出,區內原糧流量大,運輸距離短。為此,要重點做好以東北地區糧食向東南沿海地區輸出和黃淮海地區糧食向周邊地區擴散為主的兩條糧食物流通道的規劃布局和建設,并在運輸方式上大力推進“四散”(散裝、散運、散卸、散存)作業,實現跨省糧食運輸的高效化和整個流通過程的“無縫化”連接。東北輸出通道建設的重點是改進南下鐵路運輸方法,增加海運運量;黃淮海擴散通道建設的重點是發展散糧汽車運輸,提高運輸效率。
5、完善預警機制,穩定糧食市場和價格
科學選取和確定糧食調控預警指標,完善統計制度,密切跟蹤國內外糧情變化,及時分析和發布糧食供求及市場價格信息,通過完善的安全預警系統有效引導糧食生產和流通。完善糧食風險基金體系,當糧價過高時,動用儲備基金平衡和調控市場,平抑糧價,并對一部分低收入、生活困難人口進行定向補貼;當市場糧價過低時,則動用儲備基金吞進糧食以抬高糧價,實現糧食市場和價格的基本穩定。
6、發展農村中介組織,提高農民參與市場程度
目前,農村中介組織發展滯后已成為糧食流通不暢的重要因素之一。據統計,目前全國運行比較規范的農村中介只有15萬個左右,參與農戶比例只占全國農戶總數的9.8%。這種農民與市場相脫離的現狀,不僅導致糧食難以賣上好價錢,而且還時常發生糧食“賣難”。為此,要大力發展農村中介組織,通過訂單農業,提高農民對市場的參與程度。此外,在現有工作基礎上,要進一步加大對糧農進行直接補貼的力度,完善直補辦法,確保補貼資金真正落到農民手中,保護和調動種糧農民的積極性。
7、合理調控進出口,更好地發揮比較優勢
要在全球背景下考慮我國糧食問題,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將土地密集型產品的進口和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的出口結合起來,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當今條件下適當降低糧食自給率(如90%左右),擴大糧食進口既符合比較優勢原則,也完全可以實現國家的糧食安全:一是糧食屬土地和用水密集產品,進口糧食就相當于進口了土地和水資源,按布朗的說法,進口1噸糧食就等于進口了1000噸水,而出口勞動密集型的果蔬及動物性產品則等于輸出了勞動力,這樣的貿易戰略完全符合我國的資源特點。二是近20年的國際經驗表明,少數國家把糧食作為戰略武器對糧食進口國實行制裁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甚至在糧食進出口貿易中,糧食進口國相對于出口國往往處于更為有利的地位。同時,對糧食實施禁運也需要一個過程。只要我們有效保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實行“藏糧于地”政策,有能力但不一定要生產出來),積極實行糧食進口多元化政策,完全能實現國家糧食安全,而且是一種有效率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