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陸路運輸在物流中的地位
2009-8-20 0:3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運輸在物流中的地位
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命脈,任何跨越空間的物質實體的流動,都可稱為運輸。在物流體系的所有動態功能中,運輸功能是核心。
運輸功能所實現的是物質實體由供應地點向需求地點的移動。通俗一點說,運輸功能的發揮,解決了需要的東西不在身邊這一問題。同樣,運輸功能既是對物質實體有用性得以實現的媒介,也是新的價值—某種形式的異地差值的創造過程。
從社會經濟的角度講,運輸功能的發揮,縮小了物質交流的空間,擴大了社會經濟活動的范圍并實現在此范圍內價值的平均化、合理化。
2、運輸的功能
通過考察運輸的功能,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運輸在物流中的作用。
運輸提供兩大功能:
(1)產品轉移
無論產品處于哪種形式,是材料、零部件、裝配件、在制品,還是制成品,也不管是在制造過程中將被轉移到下一階段,還是更接近最終的顧客,運輸都是必不可少的。運輸的主要功能就是產品在價值鏈中的來回移動。既然運輸利用的是時間資源、財務資源和環境資源,那么,只有當它確實提高產品價值時,該產品的移動才是重要的。
運輸之所以涉及到利用時間資源,是因為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是難以存取的。這種產品通常是指轉移中的存貨,是各種供應鏈戰略,如準時化和快速響應等業務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以減少制造和配送中心的存貨。
運輸之所以要使用財務資源,是因為產生于駕駛員勞動報酬、運輸工具的運行費用,以及一般雜費和行政管理費用分攤。此外,還要考慮因產品滅失損壞而必須彌補的費用。
運輸直接和間接地使用環境資源。在直接使用方面,運輸是能源的主要消費者之一;在間接使用環境資源方面,由于運輸造成擁擠、空氣污染和噪聲污染而產生環境費用。
運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最低的時間、財務和環境資源成本,將產品從原產地轉移到規定地點。此外,產品滅失損壞的費用也必須是最低的;同時,產品轉移所采用的方式必須能滿足顧客有關交付履行和裝運信息的可得性等方面的要求。
(2)產品儲存
對產品進行臨時儲存是一個不太尋常的運輸功能,也即將運輸車輛臨時作為儲存設施。然而,如果轉移中的產品需要儲存,但在短時間內(例如幾天后)又將重新轉移的話,那么,該產品在倉庫卸下來和再裝上去的成本也許會超過儲存在運輸工具中每天支付的費用。
在倉庫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利用運輸車輛儲存也許不失為一種可行的選擇。可以采取的一種方法是,將產品裝到運輸車輛上去,然后采用迂回線路或間接線路運往其目的地。對于迂回線路來說,轉移時間將大于比較直接的線路。當起始地或目的地倉庫的儲存能力受到限制時,這樣做是合情合理的。在本質上,這種運輸車輛被用作一種臨時儲存設施,但它是移動的,而不是處干閑置狀態。
概括地說,如果用運輸工具儲存產品可能是昂貴的,但當需要考慮裝卸成本、儲存能力限制,或延長前置時間的能力時,那么從物流總成本或完成任務的角度來看或許卻是正確的。
(3)運輸作業的關鍵因素
從物流系統的觀點來看,成本、速度和一致性是運輸作業的三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運輸成本是指為兩個地理位置間的運輸所支付的款項以及管理和維持轉移中的存貨的有關費用。物流系統0的設計應該利用能把系統總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的運輸,這意味著最低費用的運輸并不一定導致最低的物流總成本。
運輸速度是指為完成特定的運輸作業所需花費的時間。運輸速度和成本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運輸商提供的服務越是快速,他實際需要收取的費用也就越高。其次,運輸服務越快,轉移中的存貨就越少,可利用的運輸間隔時間越短。因此,在選擇最合理的運輸方式時,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平衡其服務的速度和成本。
運輸的一致性是指在若干次裝運中履行某一特定的運輸所需的時間與原定時間或與前幾次運輸所需時間的一致性。它是運輸可靠性的反映。多年來,運輸經理們已把一致性看作是高質量運輸的最重要的特征。如果給定的一項運輸作業第一次花費了2天時間,而第二次卻花費了6天時間,這種意想不到的變化就會使物流作業產生嚴重的問題。如果運輸作業缺乏一致性,就需要增加安全儲備存貨,以防措手不及的服務故障。運輸一致性會影響買賣雙方承擔的存貨義務和有關風險。
在物流系統的設計中,必須精確地維持運輸成本和服務質量之間的平衡。在某些情況下,低成本和慢運輸也許將是令人滿意的,一切都取決于物流系統的總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