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豆業前車之鑒
2010-4-12 3:0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楊立民張皓雯
北方春耕臨近,黑龍江大豆產區的一些豆農開始賣豆換錢,購買農資。豆價依然低迷,雖然很多豆農惜售心理尚存,卻也不得不逐漸降低心理預期。
他們可能沒有想到,豆子總是賣不上好價錢,與跨國糧商對于中國大豆的逐步控制不無干系。東北大豆產區,現在成了中國大豆產業的最后一扇未開啟的門,跨國糧商正在謀劃著如何“臨門一腳”,全面控制中國大豆市場。
■ 巴西的前車之鑒
跨國糧商對于巴西大豆控制到什么程度,下面的數據最具說明性。
美國邦基公司是第一個進入巴西的跨國糧商,1905年,邦基開始在巴西營業,目前在巴西16個州擁有226座糧倉,還有批發中心、糧油加工廠、化肥廠、飼料廠和專用碼頭。
法國路易達孚公司在巴西擁有35個收購公司、50多座糧庫、3家榨油廠和4座專用碼頭。美國嘉吉公司在巴西擁有32個加工廠、96座糧倉、36個轉運站和10座海港碼頭。美國ADM公司在巴西主要大豆產區有50座糧倉、6個大豆加工廠、4家榨油廠,在巴西四大港口擁有專用碼頭,以及自己的運輸車隊,在流經大豆產區的河流上有貨運碼頭。
由于跨國糧商控制了大豆加工和流通渠道,巴西大豆產業已經沒有自由競爭。從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的價格,到下一季節的大豆收購價格和質量標準,都由跨國糧商說了算,而農民的利益則受到雙重損害。
巴西一些經濟專家指出,大豆產業鏈中的主要贏利來自加工和流通,種植的利潤最低。跨國糧商通過控制加工和流通環節獲得了巴西大豆產業的大部分收益。
業內人士對于中國大豆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跨國糧商只用了5年的時間,已經完成了對中國大豆的布局。目前,中國90多家榨油企業,有64家已經變成外商獨資或合資。
■ 東北糧食物流之危
2003年,豆價走高,中國壓榨企業迫于對采購成本高企的擔憂,在4300元/噸的歷史高價集中采購約300萬噸的美國大豆。隨后的一個月,大豆價格跌至3100元/噸,中國企業大傷元氣。四大跨國糧商趁勢而入,采取了并購、參股、合資等形式,輕而易舉地叩開了中國大豆產業的大門,進入并控制了國內近60%的大豆壓榨企業。
隨后,幾大糧商逐步擴張。國內油脂廠的一位管理人員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中國85%的油脂加工總量已經被外資牢牢控制。
跨國糧商的腳步并未停止。國內某油脂加工企業研究員劉小榮撰文指出,ADM公司參股的益海集團去年開始在大豆主產區黑龍江擴張,修建物流公司、貫通運輸渠道、洽談倉儲基地,利用其原有的加工壓榨布局,借助其廣泛的銷售網絡,實現了從原料采購到產品銷售的一系列的整合。
路易達孚也公開向市場發出英雄招募帖:重金招聘副總經理,負責東北地區大豆糧庫的談判與大豆采購業務。“這僅僅是這些跨國糧商戰略布局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劉小榮說。跨國糧商在東北大豆產區大規模的布局,既可以擊垮僅余的幾家內資油脂廠,又可以全面控制中國大豆產區。“農民是愿意賣糧給這些糧商的。”中國社科院專家年初在接受采訪時曾經作出過預警,跨國糧商有控制東北糧食物流的動向。
目前,由于來自巴西等地的進口大豆價格比較低,東北的油脂廠購買黑龍江等地的大豆榨油,即便收購價壓得很低,面臨的也只有虧損倒閉的命運。“東北的糧食物流一旦被外資控制了,其后果是非常嚴重的,那將會出現我們當家,他們來做主的局面。”一位業內人士對此憂心忡忡,他擔心將出現中國糧食價格完全操控在跨國糧商手中的局面。
而劉小榮擔心的是,跨國糧商布局東北,正是其掌控南美大豆市場手法的翻版:通過控制倉儲、物流,掌控采購主動權,進而控制農民種植意向,實現轉基因大豆的本土化種植。
由于中國政府一直嚴控轉基因大豆種子的流入,劉小榮認為,國外大的種子公司,只能通過與其關系甚密的跨國糧商,通過控制農民,實現轉基因大豆種子的強行入侵。
(根據相關稿件整理,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