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內外合力形成區域發展新格局
2010-8-18 8:5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內部,重點發展“兩區一帶”;外部,打通南新走廊可實現中國與中南半島的無障礙貫通
■本報記者 劉慧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 自中國—東盟自貿區建立以來,地處中國西南邊境的廣西在深化與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方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伴隨廣西北部灣新區、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的推進,未來十年廣西將融入國際區域合作,把握機遇再上新臺階。
“廣西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首先應加快工業化發展,把千億產業做大,這是未來再上臺階的基礎;同時加快城鎮化建設,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這兩點是廣西未來經濟發展應把握的戰略重點。全區去年的GDP是7700億元,預計2011年將過萬億,未來十年經濟總量翻一番是有希望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崔忠仁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西部開發新十年,如何建成帶動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廣西給出的答案是:以工業化、城鎮化為核心,堅持新型工業化道路,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
廣西經濟總量不大,主要是工業總量不大,不僅傳統工業不強、不優,而且新興產業基礎也相當薄弱。在國家制定實施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契機下,廣西新型工業化的核心是建設“14+4”新型產業體系,即打造食品、汽車、石化、電力、有色金屬等14個千億元支柱產業,培育和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節能與環保、海洋等4個新興產業,建設全國重要的糖業、有色金屬、石化、鋼鐵基地。
這18個產業既體現了廣西的優勢,符合國家產業鼓勵方向,也順應了國際國內產業發展新趨勢,是廣西實施大企業大集團戰略,淘汰落后產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戰場”。
廣西的目標是:到2012年,工業成為經濟增長的核心支撐,工業化率達到2.9以上;到2015年,工業化率達到4.2以上,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重點行業中半數以上企業建成循環經濟企業;到2020年,工業化率達到7.7以上,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分別比2010年翻兩番以上。
與此同時,廣西的城鎮化率也偏低。全區5000多萬人口,城鎮人口只有1500萬。2009年全區城鎮化率為39.2%,全國為46.6%,比全國低7.4個百分點。而城鎮化可以刺激投資需求,鼓勵民間投資,擴大內需并實現可持續發展。
隨著廣西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獲得國務院批復,全區農村人口和勞動力將加快向城鎮轉移,二、三產業會加速向城鎮聚集發展,每年城鎮人口將新增100萬人以上。
泛北部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席陳瑞賢近日表示,中國中央政府計劃未來3—5年內投入1.5萬億元對廣西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進行大規模開發,以促進當地經濟增長。
“我們將堅持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優先發展南寧、柳州、桂林等區域性中心城市,推進柳州區域工業中心和桂林著名風景旅游城市建設;拉開北海、欽州、防城港沿海三市城市框架,建設北部灣城市群。”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
“兩區一帶”+“南新走廊”形成區域發展新格局
自2008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這里就成為廣西努力打造的沿海重要經濟增長區域。至去年底,北部灣經濟區總人口1316萬,地區生產總值2450億元,分別占全區的26.5%和31.8%。
中國與東盟關系日益緊密,預計未來十幾年貿易將年均增長11%,2020年貿易額將達到8000億美元。僅今年上半年,廣西與東盟的貿易額就達26.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1.6%,東盟連續11年成為廣西最大的貿易伙伴。
如今,距離東盟最近的欽州保稅港區正在試運營,現在碼頭上貨物也不多,有零星船只作業,年內有望正式投入使用;憑祥綜合保稅區、南寧保稅物流中心也正加緊建設。
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委會辦公室主任陳武介紹說,至2015年,北部灣經濟區工業總產值有望達到7000億元以上。
在推進北部灣經濟區開發建設的同時,廣西將加快百色、河池、崇左等資源富集區的開發,加快以桂林、柳州、來賓、貴港、玉林、梧州、賀州等西江流域主要城市為重點的西江上游經濟帶建設,形成“兩區一帶”區域發展新格局。
在近日舉行的第五屆泛北部灣經濟論壇上,建設“南新走廊”也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從廣西南寧南下,縱穿越南、老撾、泰國、馬來西亞,直到3800公里外的新加坡,就是被各國寄予厚望的中國—東盟合作新通道、太平洋西岸新經濟增長帶——“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
廣西社會科學院民族經濟研究所所長趙明龍表示,打通“南新走廊”可實現中國與中南半島的無障礙貫通,實現中國與東盟之間的海陸聯動,不僅能提高各國間物流效率,還將促使泛北部灣各國早日成為太平洋西岸的經濟新增長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