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代企業轉攻內貿之惑
2011-10-29 5:3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徐璧玉
傳統貨代業務單一,贏利空間不斷壓縮,加上金融危機對出口行業形成重大打擊,貨代業成為其中受打擊最沉重者之一。內外夾擊的貨運代理企業站在發展的十字路口,逼迫著王干昌尋找新的發展之路。王干昌在廣州黃埔港創辦了一家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轉型內貿,開拓客戶成為王干昌的首要任務。以往只需要郵件、電話,加強溝通就能接到訂單的外貿模式不適合于內貿客戶群體的開拓。熟悉廣東各大產業的王干昌想到了一個辦法——“客戶群體的開發”。
不過,貿易公司長期以來形成的生意習慣,讓王干昌深感無奈。外貿運輸中,為了規避風險,制造廠商習慣于大批量接單,要求采購企業必須達到“最低起定量”才會出貨,操作模式上也偏向于批發而不愿零售,這為王干昌開拓客戶提出了挑戰。內外貿的游戲規則的不一樣,讓王干昌上了一堂又一堂深刻的社會課。
幾個月前,王干昌接到一單生意,將一集裝箱約28噸的貨物,從佛山運往廣州黃埔港的生意。卡車開上高速公路,開往黃埔港,途經大橋的時候,司機被工作人員告知“超載”了。“普通的橋梁超過15噸就屬于超載。我們被迫交了100多元的超載費用。”王干昌無奈地表示。“這只是無奈的‘被超載’,還有更多的主動超載。”在很多從業人士眼中,超載就是意味著利潤。“但是超載是違法的,我們能否為了利潤,允許這樣的行為的存在?”王干昌困惑。
撇開“超載的煩惱”,王干昌又開始為合作的安全性擔憂:“內貿運輸中惟一簽訂的安全保障是貨代和貨主之間私定的保障條款,我們之間更多的是靠信譽來合作。”與此相比,外貿是根據國際貿易規則,質量上則通過各個國家的商檢制度來保證,資金風險上通過信用證制度,加之較為完善的保險服務,即使國際訂單量再大,也處于相對安全的位置。
正是這些殘酷的現實使得貨代公司不得不再三思量每一個決策。對于中小型物流企業群體,公路、鐵路物流網絡還在努力建設當中,倉儲用地尚且租用,內貿競爭力還沒有完全構建起來。中海、中遠、中外運等國內海運巨頭,都在陸續將運力從國際向國內轉移,而內貿市場運力過剩的風險正逐漸加大。
在種種現實條件的制約下,絕大多數貨代企業仍苦守在外貿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