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供應鏈管理調查”告訴我們什么
2013-5-23 10:4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2年,平安銀行聯合《中國經營報》、北京中物聯物流規劃研究院、中華商務網、《現代物流報》、華南理工大學供應鏈整合與創新研究所、精確市場研究集團等共同發起2012年中國供應鏈管理(金融)調查活動,以其洞察新時期中國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融資需求和信息化技術水平,為國家政策導向、企業管理提升、金融服務創新和學術理論研究提供戰略性參考。 (下轉A6版)
□丁俊發
(上接A1版)
這次調查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以供應鏈管理的模式設計調查。調查問卷涵蓋了企業的基本信息,采購、生產與物流,客戶與銷售,金融產品與服務,企業信息化成熟度五大部分,題量達到202道問題。為了能準確了解各部分信息,接受訪問的人員分別在企業中擔任不同的角色,有公司負責人、財務負責人、采購與供應鏈負責人、IT負責人、市場銷售負責人等,主要為企業中高層管理者。調查采用預約被訪者在網上與線下填寫問卷、面訪兩種方式,回收有效問卷821份。在821家企業中,有處于上游的原材料與零部件供應商,有處于中游的制造企業,也有處于下游的批發與零售商,他們生存于供應鏈的不同環節。
第二,調查企業涵蓋了不同行業、不同所有制、不同規模,以及不同區域分布,有極強的代表性。在821家企業中,涉及機械制造14%、電子14%、化工14%、醫藥13%、零售12%、煤炭5%、汽車5%及其他(18%,包括房地產、建材、金融、物流、廣告等)。企業主要分布于華東41.4%、華北26.9%、與華南13.2%。其中,民營企業占48%,國有企業占10%,股份制企業占24%,外資企業占14%,集體企業占3%。從規模講,大企業與小企業占50%,中等規模企業占50%。
第三,目的明確,運作有力,打組合拳。平安銀行是這次調查的發起人與組織者,2009年平安集團收購了深圳發展銀行。而深圳發展銀行是推動中國供應鏈金融的帶頭羊,平安銀行深思熟慮,看到了中國物流業發展新階段供應鏈金融的巨大商機,只有摸清實情,才能心中有數。平安銀行出資運作了這次調查,依托社會力量進行調查與分析,充分反映了金融資本參與物流整合,推動供應鏈管理的積極性。我們要感謝平安銀行,向他們致敬。
《2012年中國供應鏈管理調查》結束后,平安銀行集中人力對調查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對供應鏈金融、汽車供應鏈等作了深度分析。有關行業的深度分析委托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與北師大珠海分校物流學院進行。他們的綜合分析報告將進入《中國供應鏈管理藍皮書(2013)》。調查分析中,我認為要高度關注以下十大問題。
一、企業對供應鏈管理的認識有較大提高,但體制性約束十分明顯,我國供應鏈管理仍處于起步階段。
調查發現,在經濟全球化、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的今天,75%的企業認為推動供應鏈管理是企業的必由之路。由于成本壓力加大,注重企業內部與上下游企業之間流程優化十分重要,對供應鏈不同環節顯示了不同的關注度:(1)采購管理60%;(2)信息管理54%;(3)物流管理53%;(4)客戶管理50%;(5)訂單管理49%;(6)戰略規劃45%;(7)生產管理44%;(8)合同管理42%;(9)人力資源管理40%。
調查發現,75%的企業認同上下游企業應合作共贏,不能單打獨斗,并與供應商、物流商、經銷商、銀行方面采取了切實的行動。比如,78%的企業與上游供應商采用訂單與預測結合的形式,銷售物流全部外包或大部分外包占69%,有30%的企業已進入供應鏈金融,有75%的大型企業、47%的中型企業分別開展了供應鏈風險識別、風險規避和風險控制,與下游客戶的訂單響應速度(包括備料、生產、發貨等環節)加快,50%的企業可以在一個月內完成。能做到這些是十分可貴的。
但應當看到,中國供應鏈管理仍處于起步階段。(1)對供應鏈管理的認知度和理解程度不高,有43%的企業認為理念轉化并未解決,有48%的企業認為制度性約束十分明顯,反應政府部門以及企業高管在推進供應鏈管理的認識上還有很大的差距。(2)90%的企業認為缺少供應鏈管理專門人才。(3)72%的企業沒有設立供應鏈管理部門。(4)供應鏈可視化程度低,74%的企業缺乏商業智能類(BI)的系統支持,只有46%的企業采用了ERP或核心業務系統支持供應鏈管理流程。(5)生產企業與物流企業的合作主要在銷售領域,生產領域進入的很少,供應鏈的深度融合差距很大。(6)企業與銀行真正對接的只有37%。
二、在供應鏈各環節中,企業首選采購管理,反映采購管理既是供應鏈的薄弱環節,又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空間。
把采購管理列為第一關注點,這種情況在過去的企業調查中很少出現。當然不同行業不盡相同,如鋼鐵行業的第一關注點是訂單,醫藥行業的第一關注點是客戶,煤炭行業的第一關注點是物流,但供應商管理成了共同的關注點。
原材料與零部件采購是企業供應鏈運作的起點,采購管理對降低供應鏈成本(采購成本一般占整體運營成本的20%至50%),保證產品質量和產品交付日期,防范供應鏈風險意義重大。調查發現,企業供應商超過100家的占到15%,50家以內的占72%。企業前五位供應商采購額占采購總額的30%~49%。企業與主要供應商合作年限超過3年的占62%(大型企業與主要供應商合作年限超5年的占57%),企業與核心客戶的平均合作年限為5年。78%的企業與上游供應商采用訂單與預測相結合的形式,便于供應商安排生產。供應商在接到訂單后,63%的企業在30天內交貨,支付結算方式以賬期的付款方式為主,平均賬期為60天。這些充分反映企業與上下游供應商的合作共贏的穩定性在增強。
三、物流是供應鏈運作的核心一環,物流外包已是大勢所趨,但主要集中在銷售領域,并未形成在供應鏈管理領域的深度融合。
從總體講,已認識到物流是生產企業與流通企業的非核心競爭力,物流的外包生產企業好于流通企業,在生產企業中銷售物流外包度越來越高,全部或者大部分外包的占69%,全部自營的只有7%。外包五個物流公司的企業占64%,外包十個物流公司以內的占26%,及時配送率已超過90%。但對供應物流、生產物流,不少企業認為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外包的很少。調查發現,50%的企業認為零庫存是根本做不到的,43%的企業無生產庫存外包,28%的企業有少部分外包,全部外包的只有4%。大多數企業安全庫存比例設定在50%以內,生產原材料與零部件的庫存天數,45%的企業為30天之內,產成品周轉55%的企業設定在90天之內。企業庫存成本居高不下與外包度低、庫存大、周轉慢有極大關系。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2011年中國工業企業物流費用率為9.3%,而日本為4.9%。中國工業企業的存貨率為9.6%,發達國家為5%。我國工業企業年流動資產周轉為2.9次,德國、日本為9~10次。如何降低物流費用率對中國來講,仍然是一篇大文章。
四、提升供應鏈可視化水平已成為推動供應鏈管理的一項緊迫任務。
供應鏈可視化是指利用信息技術對產品在供應鏈流轉環節中所產生的數據進行采集、加工、傳遞,供應鏈企業據此做出快速響應和決策。調查發現,提升供應鏈可視化的最大壓力來自供應鏈運作的復雜性,以及由此產生的較長的前置時間、更多的在途庫存,以及控制上下游的物流需求。只有46%的企業采用了ERP或核心業務系統支持供應鏈管理流程,其中采用ERP或核心業務系統的,也沒有對企業的業務流程做到全覆蓋,主要支撐采購、生產、銷售、倉儲等環節,對運輸管理模塊的系統支持相對較弱,大部分企業不能在系統中看到貨物在途信息。有33%的企業沒有與上游供應商分享任何數據,有69%的企業對從經銷商獲取的數據不滿意,有63%的企業沒有與銀行對接。有30%的制造企業缺乏對供應鏈第一層次的可視化,超過70%的企業缺乏對供應鏈第二、第三層次的可視化。
五、供應鏈協同管理不完善是影響供應鏈管理整體營運水平的重要因素。
所謂協同供應鏈是指供應鏈上的所有成員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在采購、生產、銷售、物流、研發、金融等方面實現協同管理。由于客戶需求的不確定性、市場的波動、供應鏈各環節的成員在做采購、生產決策之前都需要對需求進行預測,不準確的預測將會導致庫存增加、缺貨嚴重,及客戶滿意度下降。所以,核心企業一般會與上下游企業分享包括預測、訂單、庫存在內的信息共享,來提高預測的準確性,同時與上下游企業進行協同計劃和補貨。調查發現,85%的企業進行了生產預測,三分之一的企業進行了協同計劃和補貨。企業的下游客戶一般是通過正式訂單、招標方式與企業確定供貨關系,在零售、電子、醫藥等行業一般采用預測下單。企業在接到下游客戶訂單后的響應時間(即從客戶下訂單到把產品、服務交付給客戶的時間間隔)已成為衡量供應鏈競爭力的核心指標。調查發現,48%的企業一周內可以安排生產,35%的企業為15天以內,30天以上的只占2%,對訂單的響應速度(包括備料、生產、發貨等環節),50%的企業在一個月內完成,30%的企業在兩個月內完成。
六、供應鏈金融既是金融領域的一大創新,又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支撐。
供應鏈金融是指通過分析供應鏈內部的交易結構,應用自償性貿易的信貸模型,并引入核心企業、物流監管公司、資金導引工具等風險控制變量,對供應鏈的不同節點提供封閉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結算、理財等綜合金融服務。按Demica公司提供的數據,進入新世紀以來,發達國家供應鏈金融市場年平成長率為10%~30%,發展中國家為20%~25%。供應鏈金融的出現,可以有效地支持一大批依附于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中小企業的發展,通過供應鏈融資下的細化產品,這些企業無論規模大小,處于供應鏈的哪個環節,都可以獲得便捷、低廉的資金,使供應鏈整體運作保持順暢。調查發現,70%的企業應收應付賬款的平均天數為15~90天,35%的企業一直處于資金緊張狀態。為解決資金壓力,52%的企業采用信用借款,45%的企業采用擔保借款,37%的企業采用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每年以20%的速度增加,今后將有58%的企業涉足供應鏈金融。但目前由于供應鏈社區不成熟,供應鏈核心企業還有很多缺陷,仍需要實體經濟與金融業作出更大努力。
七、供應鏈風險防范是供應鏈管理必須攻克的一道難題。
供應鏈風險是這幾年國際上研究的熱點問題,根據埃森哲的研究,供應鏈風險可分為可控與不可控兩部分。像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泰國洪水造成的供應鏈風險是不可抗拒的,據測算全球分別損失了2100億和300億美元。可控風險可以量化,預測其風險值,這就要求增加供應鏈的柔性化,必須實施產品設計、流程設計、系統設計三大戰略。2000年IBM全球首席供應鏈官員調查,他們面臨的全球五大挑戰是:成本控制55%、供應鏈可視化70%、風險管理60%、客戶要求日益增加56%、全球化43%。這次調查發現,在列舉的供貨風險、安全風險、政策風險和環境風險中,81%的企業首選供貨風險(不同行業有所不同,如醫藥行業首選安全風險、煤炭行業首選政策風險等),反映了供貨環境的重要性。調查還發現,有16%的大型企業,10%的中型企業開展了風險識別,23%的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開展了風險規避,有36%的大型企業與15%的中型企業開展了風險監控。但是對于供應鏈風險一是中國在這方面研究不足;二是還缺少防止供應鏈風險的有效手段。中國是制造業大國,是進出口大國,但缺少話語權,在微笑曲線中中國不少企業在產業末端,大量的利潤被外資拿走了。風險時刻存在,中國在這方面的抵御能力不強。2012年美國國土安全部專門發布了《全球供應鏈安全國家戰略》,供應鏈風險不僅涉及到企業,而且關系到人民權益的保障和國家經濟的繁榮。
八、不同行業供應鏈管理的差異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反映。
由于中國地域經濟、行業經濟、城鄉經濟的差異化,供應鏈管理的發育程度、推進速度、運作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從調查的幾個行業分析,汽車行業在客戶管理、訂單管理、物流管理、信息化技術應用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供應鏈管理水平最高。電子行業信息化水平最高,具有明顯的高效供應鏈特征。零售行業供應鏈管理整體水平不高,但商業智能系統(BI)應用比例最高。可以講,鋼鐵與煤炭行業對供應鏈管理的認識與實踐應該是比較差的。
九、供應鏈人才短缺已成為推進供應鏈管理的嚴重制約。
調查發現,90%的企業都缺少供應鏈管理專門的人才,企業高管對供應鏈管理非常熟悉的只占10%,72%的企業沒有設立供應鏈部門,18%的企業設立了與供應鏈管理相關的部門,真正有供應鏈管理事業部或設供應鏈管理總監的很少,這與中國的整個大環境有關,與物流業發展階段有關,與供應鏈管理人才短缺有關。對企業來講,目前碰到的問題很多,急事難事不斷,推行供應鏈管理還沒有完全提到日程上來。如何解決供應鏈管理人才短缺問題,我認為,可以把學歷教育與在職培訓相結合,在一些專業中開設供應鏈管理碩士班,也可以在職業經理人系列中制定供應鏈管理總監國家標準,并實施國內外在職培訓。
十、中國供應鏈管理既缺理論研究更缺供應鏈實踐。
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對供應鏈的研究進入高峰,產生了供應鏈管理運作模型,即SCOR模型,也產生了供應鏈績效分析模型。對于協同供應鏈、供應鏈可視化、綠色供應鏈、供應鏈風險、供應鏈金融等都有深入研究。
中國雖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都列入了供應鏈管理研究,但廣度、深度都不夠,特別是如何根據中國的實際創造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供應鏈管理理論,《中國供應鏈管理藍皮書》已開始大膽的探索,發表了許多有理論深度的論文,對于供應鏈管理的實踐,從調查報告可以看到相當不成熟、不普及。《中國供應鏈管理藍皮書》每年的優秀案例都是中國供應鏈管理的開拓者,是敢于吃螃蟹的人,但這樣的企業太少,我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家、職業經理人參與進來,共同打造中國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新天地。